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1443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222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塔里木盆地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陈昌笃关于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的标准和在新疆境内初步提出了5个关键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塔里木盆地古老物种和国家珍稀、濒危物种较多、特有现象较发达及柽柳鹰植物十分丰富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在胡杨林,加之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破坏严重等特点和现状,初步认为,塔里木盆地应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832.
目的 海上风电电器设备安全运行是维持风机稳定运行的核心,因此,其防护尤为重要,而气相防锈技术以不挑设备形状、无孔不入等优势成为电器设备防护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电器设备涉及的金属材料较多,各种防锈成分可能存在不相容问题,反而导致部分金属发生腐蚀促进现象,因此,需要准确判断各个成分对常用金属材料的缓蚀性。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浸泡试验以及电化学测试研究气相防锈材料对钢(Q235)、铜、锌、铝四种金属的缓蚀性研究,为多金属复合防锈剂的选配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通过对四种金属在十种常用气相防锈成分中浸泡腐蚀研究,结果发现,苯丙三唑、水溶性羊毛脂、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四种金属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他成分均有对某一金属具有腐蚀促进作用,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二甲基咪唑、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对Q235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但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对锌腐蚀促进效果较强。苯并三唑对铜、锌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而司盘40对铝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效果。结论 多金属用气相防锈材料复配应尽可能选择防锈效果良好且对其他金属相容性更好的成分,并选择缓蚀机理相同或相似的成分,通过协同效果增大缓释效率,达到良好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833.
当前中国金属尾矿产生量和贮存量大、分布广、监管难度大、综合利用率低,由此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金属尾矿微生物对尾矿环境的适应和调控机制对于尾矿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金属尾矿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并从pH、重金属和养分方面阐明其对尾矿环境的适应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金属尾矿中的优势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真菌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是其中的优势古菌。金属尾矿微生物属于K型策略微生物,它们通过阻止质子和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和从细胞内部排出质子和重金属离子的方式来适应尾矿极酸性和高含量重金属环境,并在养分限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营养。微生物还进化出了主动改变尾矿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4.
文章以2018年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PM10、PM2.5持续超标的因素,提出了城区空气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5.
为了明确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潜在风险,2015年7月在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11个示范村镇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带回实验室分析Pb、Cd、Hg、Cr、Cu、Zn、Ni含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生态危害指数进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部分采样点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青海省背景值;Pb、Cr、Cu、Zn、Ni主要受土壤母质的影响,Cd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Hg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11个点位的指数都小于1,该地未出现污染状况;生态危害指数显示除GMY点位处于轻微风险等级,其余采样点为中等风险等级。总体上示范区内土壤未出现强污染和面源污染状况,但需要加强点源污染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836.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中,对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的精确测量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样品称重环节的误差开展分析,首先通过国产滤筒、进口滤筒及一体化采样头的称重实验,分析样品失重对称重结果的影响;其次通过称量纸称重实验分析称重环境对称重结果的影响;最后分析称重环节误差控制要点,并开展全自动称重系统称重实验,提出了保证样品称重环节数据精确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建立相关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7.
针对太湖流域某复合污染型支浜阳台排放洗涤废水经雨水管道直接排河产生的污染问题,在雨水排放口上游设置溢流井,收集污水,提升至交替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处理后排入河中,在工程稳定运行数月后,研究该技术处理效能、工艺优化方式和技术特色。综合评估表明:该处住宅阳台洗涤废水碳源浓度较低,但是即使C/N1,交替曝气生物滤池仍然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总氮与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此外,1.52、1.90、2.28 m~3·(m~2·d)~(-1)3种水力负荷下氨氮容积负荷的变化均与氨氮去除率变化趋势一致;用normfit函数对3种水力负荷长期运行时氨氮出水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平均出水浓度的区间估计均在0.79~2.18 mg·L~(-1)较低浓度之间,且置信度均接近1,说明工程可在较大水力负荷下运行。周期内水质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切换曝气方向后出水水质下降的延续时间为30 min,相应时段出水应回流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38.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γ-Al_2O_3负载Mn基催化剂,考察了掺杂元素种类,掺杂元素与Mn元素摩尔比以及煅烧温度对NO低温(100℃)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在有SO_2或H_2O的烟气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掺杂元素为Ce,Ce/Mn=0.4,煅烧温度为50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NO催化活性最佳,在NO体积浓度为500×10~(-6),臭氧浓度为20.9 mg·L~(-1),n(O_3)/n(NO)=0.2,反应温度为100℃,模拟烟气总流量为1.0 L·min~(-1),模拟烟气相对湿度为4%的条件下,NO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0%。此外,还对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活性恢复情况进行了探究。实验最终实现了在低O_3浓度条件下达到较高NO转化率的目的,为烟气脱硝提供了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39.
2011—2017年对北京城市中心区8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中8种重金属(Cd、Cr、Cu、Zn、Pb、As、Hg、Ni)开展了持续监测,分析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并应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估污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泥重金属含量为ZnCuCrPbAsNiHgCd,除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季重金属总量中位值较接近,夏季稍高;Ni、Cd、Hg各年年均值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36%、23%,其他金属变异系数为5%~13%;56%的Hg检测结果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中A级污泥限值,且8家污水处理厂均有超标记录;内梅罗指数显示Hg、Zn、Cd、Cu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污泥施用于土壤存在较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因此,污泥用于土壤环境前,需降低其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840.
为了考察电渗透耦合Fe~(2+)-过硫酸钠污泥深度脱水的机制,采用自制装置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脱水研究。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电压梯度、机械压力、过硫酸钠投加量、Fe~(2+)与过硫酸钠比例、阴阳极间距等操作条件下,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及分布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耦合Fe~(2+)-过硫酸钠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效果,过硫酸钠经过Fe~(2+)和热活化作用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对污泥中EPS的破坏作用明显,从而造成EPS特性改变。其中,紧密型胞外聚合物(TB-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中的蛋白质及各层EPS中的蛋白质/多糖与污泥脱水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黏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LB-EPS中的多糖与污泥脱水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TB-EPS、LB-EPS及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是影响污泥电渗透耦合Fe~(2+)-过硫酸钠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