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情景分析法在赣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有广泛应用的情景分析法,从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出发,根据赣江流域各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污染源排放量的预测结果,对流域的水污染控制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的情景方案,首先通过情景水水质模拟和情景经济分析,初选出适用的方案,再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水质,经费,施工,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据此定出筛选方案优劣和先后的顺序,并提出赣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推荐方案,研究表明,情景分析方法对于流域的整体规划的综合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2.
173.
1 前言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化学名称为2-氯-1(3-乙氧基-4-硝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笨。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开发的新型除草剂。药效试验表明,乙氧氟草醚不仅可用于水稻田除草,还可用于旱地作物除草,且使用剂量低,除草效果好。我们在承担乙氧氟草醚中试开发中,确立了用甲醇提取,氟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用带电子捕获榆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花生和土壤中乙氧氟草醚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得到满意的结果。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1.1 仪器 HP-5890A型气相色谱仪,具电子捕获检测器; ZFQ85A型旋转蒸发器; TZ-83型台式振荡器。  相似文献   
174.
污泥-焚烧底灰混合固化配方及强度增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与垃圾焚烧底灰混合固化是一种以废治废的处置方式.针对水泥固化污泥早期强度高、石膏固化污泥后期效果好的特点,分别采用水泥、石膏、水泥+石膏为固化剂,和不同掺量的垃圾焚烧底灰,开展脱水污泥固化试验研究.对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增容比、浸出毒性及COD、p H值进行了测试,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固化污泥微观结构的变化.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脱水污泥的较优固化材料配方为100%垃圾焚烧底灰、25%水泥和25%石膏,固化污泥的强度和含水量满足填埋要求,且增容比小,浸出毒性大幅降低.固化污泥的早期强度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底灰的骨架作用和吸水作用,后期强度增长主要依靠固化剂的胶凝作用和垃圾焚烧底灰的火山灰作用;其中钙矾石的生成是固化污泥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5.
溴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检测及降解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蓝和土壤中溴虫腈残留的分析方法.土壤和甘蓝样品经丙酮/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2)提取,用装有无水硫酸钠和中性氧化铝的层析柱净化,用C18柱作为分析柱,甲醇与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0∶20)作为流动相,在260nm的检测波长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甘蓝和土壤中残留的溴虫腈.在溴虫腈添加质量比为0·1~1·0mg·kg-1范围内,甘蓝和土壤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0·6%~93·3%,变异系数为1·9%~11·6%,在上述条件下,甘蓝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62mg·kg-1.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和10%溴虫腈悬浮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和10%悬浮剂在甘蓝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4·0431e-0·3103t(R2=0·9528)和C=6·9611e-0·2686t(R2=0·9272),半衰期分别为t0·5=2·2d和2·6d;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2538e-0·1612t(R2=0·9281)和C=0·537e-0·1754t(R2=0·9845),半衰期分别为t0·5=4·3d和3·9d.按推荐剂量的加倍量施药,在甘蓝中的最终残留低于美国国家环保署规定之蔬菜最大允许残留量(1mg·kg-1).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降解都比10%溴虫腈悬浮剂快,且作物的最终残留量也比较少,所以,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能较好地减少其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176.
为提高低温环境下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效能,分别向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复合菌剂(0, 1, 2, 5mL),对厌氧消化过程中COD与NH3-N去除率、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mL复合菌剂的UASB反应器可获得最佳的COD(42.47%)及NH3-N(63.93%)去除率;同时厌氧污泥乙酸激酶(AK)和辅酶F420的相对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120.39±4.14)%和(148.63±4.32)%.且加入2mL复合菌剂的UASB反应器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达到最高;Proteobacteria(15.30%)与Thermotogae(1.13%)的相对丰度最高,这对有机酸生产以及维持厌氧消化过程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相比于对照组中的优势古菌Methanobacterium(30.51%)和Methanothrix(32.80%),加入2mL复合菌剂降低了Methanobacterium(18.93%)的相对丰度,提高了Methanothrix(34.32%)的相对丰度,这有利于乙酸型产甲烷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7.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六室一直承担着国内晶体元器件专业难度最高的研制任务,是国内的专业带头单位。电装生产线班组主要承担了晶体振荡器的生产、调试,电缆组件的生产以及所内电路板装配、机箱组装、环境应力筛选试验等工作,任务种类多、难度高。  相似文献   
178.
为了准确评价化工工艺本质安全,通过分析国内外化工工艺本质安全的相关文献资料,选取可燃性、爆炸性、毒性、反应性、工艺温度、工艺压力和存储量等7个指标作为化工工艺本质安全评价指标.采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化工工艺本质安全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3条工艺路线进行分析,结果与PIIS、ISI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化工工艺本质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79.
据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排污口治理技术市场正日益扩大,预计在2000年前,每年将超过3000亿美元,其它预防和清洁生产技术估计为  相似文献   
180.
以浙江温岭市人群(孕妇、儿童)为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开发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及成人血铅模型(ALM),采用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文献查询等多种方式优化模型参数,推导出该区域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180 mg·kg-1(IEUBK)、555.6 mg·kg-1(ALM),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场地铅土壤环境基准值.同时,对2种模型参数进行蒙特卡罗分析,探讨模型单因子变化对预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IEUBK模型参数中空气、饮用水2种介质的铅暴露浓度敏感性均为50.8%,ALM模型中育龄妇女血铅含量几何标准差GSD、根据设定目标血铅浓度时保护人群的概率水平取值n等参数均呈负敏感性,且敏感性最高分别为-39.6%、-19.5%.由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呼吸暴露途径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普遍高于经口暴露,但由于经口暴露累加的消化吸收量较高,对模型的预测结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推导结果的灵敏度可使预测结果更为科学、准确,降低其不确定性,可为后期我国污染土壤铅基准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模型涉及的人群铅暴露途径受体为美国人群,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群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