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探讨热光法测量扬尘碳组分的激光分割点偏移(LSPS)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偏移数据的处理方法,选择西宁市、沈阳市、淄博市、十堰市和新疆乌昌石地区共607个扬尘(道路扬尘、城市二次扬尘、土壤扬尘)样品,通过再悬浮采样器获取PM2.5滤膜样品,使用DRI2001A型碳分析仪结合透射法测量碳组分.结果表明:道路扬尘和城市二次扬尘在碳分析过程中会有不超过10%的样品发生前偏现象,该现象主要受碳酸盐碳(CC)和元素组分的影响;当CC占总碳(TC)的百分比大于9%时,加酸方法可解决前偏问题.土壤扬尘中有40%~90%的样品会发生后偏现象,原因是其元素碳(EC)含量过低(EC/TC<10.7%),导致灼烧过程残留的耐热物质Fe2O3对激光的干扰大于EC对激光的吸收.针对以上偏移问题,采用归零法和替代法对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基于与参比值比较,归零法和替代法得到的OC相对偏差分别为0.1%~10.3%和0.1%~2.9%,EC相对偏差分别为2.1%~52.5%和0.1%~20.6%,远低于偏移引起的相对偏差(0.6%~13.8%和66.6%~149.6%),且替代法处理效果优于归零法.  相似文献   
102.
美国医疗废弃物管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鉴于我国缺乏非金属矿物制品工艺过程源成分谱(源谱)现状,采用稀释通道系统于2017年2~6月采集了玻璃制造、陶瓷制造和砖瓦制造共6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排放的PM_(10)和PM_(2.5)样品,对样品中的50种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源谱,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制造源谱中以Na元素为主(质量分数介于9. 2%~18. 5%之间),陶瓷制造源谱中以Al、Si、Ca和Fe等地壳元素为主(质量分数在1. 7%~8. 7%之间),耐火砖和页岩砖源谱则是以SO_4~(2-)、NH_4~+等水溶性离子为主,SO_4~(2-)和NH_4~+质量分数分别介于36. 9%~48. 1%和7. 7%~17. 0%之间.不同企业因燃料类型、脱硫脱硝除尘方式不同会对源谱中的化学组分产生影响.源谱之间的分歧系数(CD)显示除页岩砖制造外,其余源谱2种粒径之间均较为相似,同粒径不同源谱间均存在差异,浮法玻璃与药用玻璃之间和2个陶瓷企业之间的CD值相对较小.使用R/U值比较源谱间不同组分的差异识别出Na和As元素可作为玻璃制造的标识组分,陶瓷制造可用Al和Ti来识别,NO_3~-和NH_4~+区分耐火砖,SO_4~(2-)和NH_4~+识别页岩砖.  相似文献   
104.
一、我国环境监测计算方式的现状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耳目。环境质量状况好坏是由环境监测对污染因子进行采样、分析后,通过计算报出数据,将质量状况数量化。在监测计算中,监测人员对一个项目的计算,往往要若干次地重复使用一个或几个数学公式,这种重复既费时、又费工,而且运算过程多,又极易出差错,结果有错也不易发现。例如,环境空气的SO_2监测,一个监测点每天采样四次,每次2个平行样,采5天,有样品40个。以5个监测点计算,共有200个样品。要计算每个样品的采  相似文献   
105.
坠落防护用品——安全帽是个体防护装备中重要的产品之一。我国早在1989年就针对建筑、矿山、采伐、造船等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头部防护制定了国家标准GB 2811—1989《安全帽》及GB/T 2812—1989《安全帽测试方法》。这两个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安全帽的生产、使用、销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材料、工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标准在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6.
李刚  吴丽萍  杨文  韩斌  白志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2):4295-4302
为了研究APEC减排期间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使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分析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3936,TSI,4~737 nm)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3321,TSI,0.54~19.81 μm)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空气颗粒物进行观测.根据核模态、爱根核模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颗粒物的数浓度变化和粒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减排第2阶段,11月6日-12日)空气颗粒物主要以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颗粒物为主,其数浓度分别为9.96×103 cm-3和9.19×103 cm-3,其次是核模态颗粒物,其数浓度为1.16×103 cm-3,粗粒子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对较低,为13 cm-3,其中11月2、6和12日颗粒物总数浓度均出现最低谷值,分别为1.1×104 cm-3、1.0×104 cm-3和6.3×103 cm-3.相比减排前,减排期核模态颗粒物浓度降低最多,平均降低39.1%,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缓慢降低,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各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7.
硅藻土的改性以及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土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中。硅藻土具有独特的表面结构与优异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硅藻土吸附原理的研究,很适合于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各种工业污水的处理。在简单介绍硅藻土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硅藻土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对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吸附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田间原位开顶式臭氧熏蒸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臭氧污染造成的粮食作物减产及经济损失受到普遍关注,研究植被对臭氧的响应是评估臭氧污染造成影响的重要依据. 针对国内外已有开顶式熏蒸系统的缺点,改进布气管的布气孔大小和形状,以保证气室内布气的均匀性;改进风机的供气方式,采用一供三的方式以提高各平行样间的平行性;通过计算机负反馈控制和采用引流装置,以提高臭氧浓度控制和测定的准确性. 在国内率先尝试在跟随环境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浓度的臭氧作为熏蒸气体. 田间实测表明:该装置气室内臭氧浓度与设定浓度一致且分布均匀,平行样的平行性好,气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强度衰减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装置水平,可广泛用于田间原位大气污染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重庆主城区春季大气PM10及PM2.5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2年春季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和缙云山共6个环境采样点的大气PM10、PM2.5样品,同步采集了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船舶尾气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尘及土壤尘等7类污染源,采集到有效受体样品139个、有效源样品233个,使用GC-MS分析样品中18种PAHs的质量浓度(ρ),分析了PM10、PM2.5上载带PAHs的污染特征,并分别运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及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法对PM10、PM2.5中的PAHs进行来源解析,所得源解析结果较为一致. 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中ρ(PAHs)较低,ρ(PAHs)分别为22.03~31.71、19.02~29.92 ng/m3,其中位于工业区新山村采样点的ρ(PAHs)最高. PM10载带的PAHs有86%~99%集中在PM2.5中,说明PAHs主要富集在PM2.5中. 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载带的PAHs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和燃煤尘的贡献,这2类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25.89%、32.80%;而在PM2.5中,机动车尾气尘的贡献率较高,可达62%左右.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工业集中区的属性,比较了规划环评与区域环评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镇江新区姚桥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为例,提出了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即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主导,参考《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污染源强和环境影响预测方面进行定量评估,在清洁生产及环境准入门槛设置方面加以约束,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刚性要求.该文提出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可为同类区域规划环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