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4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4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2篇 |
废物处理 | 54篇 |
环保管理 | 241篇 |
综合类 | 1422篇 |
基础理论 | 226篇 |
污染及防治 | 245篇 |
评价与监测 | 107篇 |
社会与环境 | 82篇 |
灾害及防治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域生态系统评估是区域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研究于2021年7月对青弋江流域10个河流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以及水体理化因子监测,采用生物环境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应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QI)对流域内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直接收集者为主要功能摄食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国圆田螺、纹石蛾、日本沼虾以及方形环棱螺。群落多样性良好且具备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表明,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子为溶解氧、河宽、水温、化学需氧量、流速、总磷和水深。最佳因子组合为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量。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多个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由WQI指数分析可得流域内水质较好,除了个别点位外,整体处于健康及以上状态。相较于生物评价和理化因子评价,WQI指数评价法能够综合反映流域健康状况,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2.
以北京某焦化厂苯精制车间废弃场地为研究对象,挖开10m×10m×4m的污染土基坑作为风险管控区,并进行微曝气阻隔技术处理,以期实现风险管控区的土壤气苯污染管控。结果表明,不曝气时,土壤中微生物主要为厌氧微生物。曝气1次不足以改变深层土壤的厌氧状态,对浅层土壤而言无法达到好氧微生物所需的足够O2,使得苯既不能被厌氧降解也不能被好氧降解,反而因扰动作用加速了苯的逸出,使得苯含量不减反增。再曝气3次后,各土层O2含量均大幅增加,污染土层中苯质量浓度降至0.79mg/m3,而清洁土层中苯质量浓度全部降到了0.22mg/m3以下,能够满足《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1278—2015)土壤气中苯的筛选值(3.95mg/m3)。 相似文献
993.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将影响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在伦理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杨通进给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994.
重庆市主城区PM 10 与能见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主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2006年PM10的污染现状,能见度和PM10质量浓度负相关,尤其采样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6。根据PM10源解析和PM10成分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应重点控制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995.
本刊讯:7月6日上午9时,崇阳县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工程开工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副县长石磊应邀参加了开工典礼。开工典礼由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王勇主持,县环保局局长何景明作了重要讲话,施工单位湖北建筑公司法人杨国旺作了表态发言,石磊副县长宣布崇阳县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开工。 相似文献
996.
为掌握中国农田土壤八大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的污染现状,探究其时空变化和在不同耕地类型之间的差异,通过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收集并整理了2005~2021年449篇相关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样点数”、“研究区面积”和“标准差”的加权方式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田土壤八大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为:ω(As)11.00 mg·kg-1、ω(Cd)0.350 2 mg·kg-1、ω(Cr)62.91 mg·kg-1、ω(Cu)28.87 mg·kg-1、ω(Hg)0.135 1 mg·kg-1、ω(Ni)28.91 mg·kg-1、ω(Pb)34.67 mg·kg-1和ω(Zn)90.24 mg·kg-1.与土壤背景值相比,中国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除As外)均存在一定累积,其中Cd和Hg的累积量最大,分别超过对应土壤背景值177.9%和340.3%.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以Cd和Hg为主,人类活动是造成其在土壤中累积的主要影响因子;从时空变化上看,云贵高原和东部沿海是污染案例最集中的区域,污染重心随时间变化由长江中游向西南地区偏移;不同耕地类型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蔬菜地和水田中重金属的累积量明显大于其他耕地类型. 相似文献
997.
微塑料(MPs)在土壤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受到关注,但其对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影响机制并不明确.氧化亚氮(N2O)是农田土壤氮素循环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参与的氮转化过程.微塑料对土壤氮转化过程及相关功能酶和基因都能够产生影响,其在土壤中不断富集可能造成土壤N2O排放规律的改变.由于微塑料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试验在时空上的变异,导致微塑料对土壤氮素转化和N2O排放产生不同了影响,增大了对土壤N2O排放和土壤氮素转化的评估难度.目前,微塑料在土壤N2O排放、氮素含量、相关功能酶活性和功能基因丰度的研究上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缺少在更广的尺度(如盆栽尺度)、更多元的角度(如反硝化过程、DNRA过程等)和更先进的手段上(如同位素技术)探究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因此,通过归纳微塑料对土壤氮循环影响的不同观点,能更全面地认识微塑料对土壤氮循环存在的影响,可为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微塑料富集对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以及N2O排放规律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跟踪各地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践进展,本文通过比较各地发布的相关实施意见文本,结合实地调研座谈,总结典型案例,分析发现:(1)由于各地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关注的重点领域有所不同,部分地方突破了“七大体系”。(2)实践中,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政府监管服务、规范市场化建设、协同推进区域共建共保、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科学精准治理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3)《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的“七大体系”推进程度不均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三大主体的力量结构失衡状态改善不明显,主要体现为“三多三少”,即政府责任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多,企业环境责任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少;关注规范第三方环境服务、落实“放管服”多,运用市场调节机制的案例少;社会治理以宣传活动和网格员机制多,践行绿色生活的全民行动体系成果少。为此,本文提出,加快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评价体系,针对环境治理薄弱环节,协调推进“七大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正>策划人语外包作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89年,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在其著作中这样描写:“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外包作业形式,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不同的称呼,如外协、外委、承包、委包等。尽管名称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外包主体的员工都不是企业或者用工单位的员工,但都为企业或者用工单位的发展提供劳务保障。近年来,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外包作业在很多行业领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00.
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硝酸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沉积法制备了负载金属Fe或Cu的P25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TEM、ICP、XRD及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在20 W紫外灯照射下光催化还原硝酸氮、去除总氮的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气体、金属的负载量、空穴清除剂甲酸的用量以及金属Ag-Cu复合沉积等条件的影响.反应2 h的结果表明,二氧化钛上载铜量增加,硝酸氮转化率随之增加,但最大总氮去除率和氮气选择性均出现在0.5%Cu负载量下;氮气搅拌和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氮气的选择性略低(62%),但最高的硝酸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36.9%和23.2%;CO2作为搅拌气体.Cu的负载量为0.5%、甲酸用量为0.06 mol/L时.形成氮气选择性最好(88.4%).硝酸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29.5%和25.1%.同样条件下,采用二氧化钛上共沉积金属总质量分数为1%、Ag:Cu=1:1的催化剂,硝酸氮的转化率可达48.1%,总氮去除率为34.2%,氮气选择性为7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