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淮南—蚌埠段淮河流域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及来源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欢  杨毅  刘敏  李勇  张谦栋  杨刚 《环境科学》2010,31(5):1192-1197
采用GC-MS对淮南至蚌埠段淮河流域水源地、支流及排污口采集沉积物中18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地及其支流沉积物中PAHs含量范围为308.12~1090.37ng/g;排污口沉积物PAHs范围为1308.36~8793.16ng/g.沉积物PAHs组成以3~4环PAHs为主,5~6环PAHs相对较少.相对于TOC,BC与沉积物总PAHs的含量相关性更好.PAHs组成特征、主成分分析及多特征比值揭示淮南至蚌埠段淮河流域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有少量石油类产品的输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中多数PAHs化合物已超出ER-L值和ISQV-L值,而姚家湾排污口沉积物PAHs部分化合物已超出ER-H值和ISQV-H值,表明沉积物中的PAHs对研究区环境已造成了极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2.
有机废弃物限氧热解制备生物炭可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改善土壤和水体环境质量,但同时生物炭在环境中的应用具有潜在生态毒理风险.因此,在将生物炭大规模应用于各类环境介质前,对其关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是极为必要的.本文选择对我国水生生态环境危害最大的入侵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业废弃物稻草,以及市政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3种生物质前体,于250~550℃进行低温慢热解,对所制备生物炭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矿物形态和一系列关键化学特性进行了全面表征与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此3类生物炭应用于土壤改良、重金属污染修复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潜力与风险.结果表明,凤眼莲生物炭中K、Ca、Na、Mg含量最为丰富,指示其对于缓解土壤酸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其中P主要以AlPO_4晶体态存在,水溶性较低,这有利于降低此类生物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水稻秸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EC)相对较高,达到33.7 cmol·kg~(-1),表明其在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SEM-EDX显示,凤眼莲生物炭和稻草秸秆生物炭均具有发达的束筒结构,可优先考虑用于改善土壤通气性;但是,部分生物炭中水溶性Cd、As含量超出安全阈值,表明对有机质前体和热解产物进行严格检测和筛选是实现生物炭在环境与农业中安全利用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73.
陆楠  魏斌  朱琦  刘定  杨毅 《中国环境管理》2015,7(6):66-70,83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规划的国家级信息系统之一)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系统针对大尺度的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紧密结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开展数据调度与综合分析等功能的建设,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提高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成因的评估能力,通过情景模拟与模型运算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动态调整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将有望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基础工程,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
揭示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综合分析福州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812、0.806和0.793,生境质量改善的面积小于生境质量退化的面积,福州主城区和东南沿海区域的生境状况亟须改善。3 km网格为本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最佳数据离散化分类数为6,自然间断点法更能解释驱动因素的驱动程度。高程、坡度和夜间灯光是福州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坡度和夜间灯光的交互作用对生境质量变化的解释力最强。  相似文献   
75.
开发了芬顿试剂预氧化-粉末活性炭(PAC)吸附组合工艺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首先分别研究了芬顿试剂氧化法和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发现2种工艺在最佳处理条件时仍存在处理效果较差、药剂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开发了芬顿试剂预氧化-PAC吸附组合工艺,研究了该工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小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不改变原水的初始pH、H_2O_2与Fe~(2+)的摩尔比为1以及H_2O_2的投加浓度为25 mg·L~(-1)时得到最佳的预处理条件。在最佳预氧化条件下投加0.15 g·L~(-1)的PAC进行了4级逆流吸附小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药剂费用低,出水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6.
ABR-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黄连素废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ABR-好氧颗粒污泥组合工艺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启动运行,通过分析发现,ABR装置在HRT为4 d,黄连素浓度为50 mg/L的运行方式下成功启动,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每个格室MLSS平均值分别为25 840、21 560、27 500和11 200 mg/L。以ABR出水为营养物,成功培养出粒径在2~10 mm,沉降速率为104~137 m/h,沉降性能优良的好氧颗粒污泥。该组合工艺在启动实验的末期,进水COD浓度为3 000~4 000 mg/L左右,出水COD浓度到达168.4~271mg/L,系统总的去除率保持在90%~95%之间,表明ABR-好氧颗粒污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相似文献   
77.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是环境中具有较大的辛醇/水分配系数(〖WTBX〗Kow〖WTBZ〗)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吸附解吸过程是环境中HOCs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煤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土壤及沉积物中非线性吸附特征的重要吸附剂之一,通过阐述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机理,并重点分析影响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过程的因素,包括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pH值、盐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试途探究煤对HOCs吸附解吸的本质。由于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碳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明显不同于天然土壤和沉积物,因而对HOCs的吸附解吸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如吸附过程一般为非线性,解吸过程的滞后性)。有关煤对HOCs的吸附解吸机理在微观分子角度的探讨、煤与吸附解吸过程中其他影响因子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煤对HOCs降解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的研究还较少,今后需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金劲松  杨毅 《化工环保》2011,(2):140-143
提出了水域泄漏油品回收技术的装备需求,介绍了水域泄漏油品问收处理措施.采用拦油栅来控制漂浮在水上的油品,将泄漏油品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并使水面的浮油层加厚,然后使用人工或机械对泄漏油品进行回收.对于水域中的少量泄漏油品,采用吸油材料来进行吸附.在油膜较薄,难以用机械方法回收的情况下,使用消油剂或固化剂进行处理.水域...  相似文献   
79.
煤制气废水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组合的方式,对河南某煤制气厂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生物处理段(SBR池和水解酸化池)接种污泥取自该煤制气厂废水生化处理池,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水量,约40 d后系统满负荷稳定运行.系统稳定运行后,各反应池出水水质稳定,最终出水COD、氨氮分别为77、3.1 mg/L,总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挥发酚、色度分别稳定在0.08 mg/L、40倍左右,总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80.
王欣 《安全》2008,29(2):5-7
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的非常有效的装置,是实现安全用电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介绍漏电保护器安装使用的场所、安装方式、接线方式和技术要求,漏电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及注意事项,防止和避免漏电保护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误动、拒动、频动等现象,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安全用电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