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1篇 |
综合类 | 38篇 |
基础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13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分蓄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的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充分考虑了分蓄洪区内影响洪水演进的各种主要因素。通过1954年荆江分洪区实不则分洪过程的模拟验证,表明模型不仅计算精度显著提高,计算速度也大为加快,达到了为分洪调度指挥服务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浅谈新疆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以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场二场一期工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的发展中来。近年来,新疆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概述了风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设置防治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桥梁合理的最小搭接长度,防止落梁破坏,基于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了连续刚构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近断层和断层处地震动以及结构弹塑性特征对高墩连续梁桥最小搭接长度的影响;基于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分析了远场、近断层和断层处地震动下结构的最小搭接长度需求。针对该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国抗震规范要求,中国和日本规范相对较保守,其搭接长度约为美国规范计算结果 2 倍和 1.5 倍;考虑近断层地震的最小搭接长度满足《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而地表破裂的跨断层地震作用下最小搭接长度需求超出规范要求,跨断层桥梁应采用防落梁措施;搭接长度与桥梁结构设计参数(跨径,墩高和材料等)和地震动强度指标(PGA,断层错位,PGV 和 PGV/PGA 等)有关。 相似文献
24.
25.
26.
在天津五经路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黑碳(Black carbon,BC)浓度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对机动车排放BC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计算获得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BC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入口和出口处BC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21±0.74)和(4.02±1.56)μg·m-3.隧道内BC累计质量浓度在凌晨、早高峰和晚高峰3个时间段上存在极大值点,说明交通道路BC浓度变化与车辆类型和车流量变化密切相关.隧道中机动车BC综合排放因子为(2.62±0.60) mg·km-1·辆-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获得隧道内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1.51±0.24)和(56.9±15.2) mg·km-1·辆-1.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儿童和成人,隧道进口与出口处BC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在安全范围之内.但BC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均超过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 相似文献
27.
29.
典型黄土区油松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蒸腾耗水是植被水分利用的重要方式和重要过程之一,对植物养分输送、生长发育、应对和缓解干旱胁迫以及改善区域微气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半干旱黄土区的油松植被为例,基于四针式热扩散探针法监测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探讨其蒸腾耗水规律,分析油松树种的水分利用方式及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油松的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不同月份的液流速率以4月最低,其次为10月、9月和8月,分别为0.024、0.057、0.062和0.071 m L·(cm2·min)-1.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在各个时期都呈现昼高夜低趋势,夜间液流速率较低,但不为零.在降雨事件影响下,夜间液流量在日液流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是晴朗天气的3.9倍,而白天液流量所占比重下降31.8%.寒潮期间液流速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对突变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油松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对液流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相对湿度大气温度.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