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基质结构对潜流人工湿地氮磷降解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单层结构及多层结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小试实验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基质结构对人工湿地床体中氮、磷沿程变化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层基质结构人工湿地氮、磷的降解主要集中在深度为50~85 cm之间的床体表层,底层区域(0~50 cm)浓度变化不显著;多层结构人工湿地床体中氮、磷的降解由进水口到出水口呈较为规律的推流变化,与单层结构系统相比,污染物降解主要发生区域有所扩大,集中在深度为40~85 cm的床体表层,且床体底层0~40 cm氮磷降解同样存在,只是降解速率略有降低。按照填料渗透系数进行多层填充的设计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性能,单层结构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1%和52.9%,而多层结构的平均去除率则为60.4%和73.1%。  相似文献   
42.
锑(Sb)是生物体非必须的有毒金属,大量Sb随着人为生产活动进入土壤。Sb的形态是决定其毒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阐明Sb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土壤Sb污染问题的理论基础。该文阐述了土壤系统中Sb吸附固定、化学氧化和还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参与生物吸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的主要微生物及有关作用基因和酶,并介绍了水分管理技术、有机肥和无机钝化剂等Sb污染阻隔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实例。旨在为解决土壤Sb污染问题和开发新的Sb污染阻隔技术提供参考。最后,对土壤Sb污染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覃辉  林华  丁娜  师恩泽  甘淑萍 《环境工程》2022,40(5):109-116
为了将李氏禾应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通过根箱实验,研究了Ni、Cr复合污染下李氏禾根际环境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Ni、Cr处理下,李氏禾根际土壤的pH值均显著低于(P<0.01)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根际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P<0.05)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随着Ni、Cr处理浓度升高,李氏禾的pH值、土壤酶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李氏禾的株高、生物量及富集系数也受到抑制。在相关性分析中,李氏禾的株高和生物量与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土壤酶活性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土壤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属依次为Alicyclobacillus属、Bordetella属和Mucilaginibacter属;Hydrotalea属对李氏禾的生长及富集能力可能具有促进作用。李氏禾可耐受较高水平的Ni、Cr污染,其根际可能存在金属抗性细菌,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某污水厂管道铺设工程案例为对象,研究了土木工程中非开挖方式施工的顶管法在管道埋设中的应用。从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出发,重点阐述了管道铺设工程中的顶管井施工和顶管施工两大主体工艺,以期为顶管施工在管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在分析了浑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监控与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浑河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及预警平台的总体软件架构,并介绍了架构中各部分的构成和具体功能,最后讨论了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室内积尘中铅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南宁市居民室内积尘,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铅含量的测定,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的计算,结果表明影响铅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试样制备和校准曲线绘制,在该样品铅含量测定中,室内积尘中铅含量为21.4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2.78ms/kg。  相似文献   
47.
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日益完善的今天,一些基层班组在安全工作上的作假现象也逐渐表露出来,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据笔者对部分国有企业的基层班组调查了解,发现有些企业班组安全工作中的作假行为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目前,有些企业员工当班睡觉、溜岗、迟到、早退、简化作业、违章蛮干等违章违纪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则是事故肇事的罪魁祸首.在各级组织频繁深入一线,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遗余力地对违章违纪现象明察暗访,并给予严肃处理的情况下,违章违纪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就迫切需要企业各级管理者认真研究解决,真正从源头上消除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  相似文献   
49.
电解锰废渣的浸出毒性及生石灰固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乐  降林华  段宁 《环境工程》2017,35(12):139-143
我国电解锰废渣产量大,污染物的浸出毒性较强。锰渣堆放方式粗放,渣库管理落后,且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导致大量污染物迁移到周边的土壤及水体中。为了解决锰渣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在分析其浸出毒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石灰固化技术对锰渣的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渣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可溶性Mn~(2+)和NH_4~+-N,含量极高,严重超标;利用生石灰的吸附、包裹及化学反应作用,能有效将可溶性Mn~(2+)固化为难溶Mn O_2,同时将NH_4~+-N转化为气态NH_3,浸出液中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当生石灰添加量为10%,锰渣含水率为27%,预搅拌时间40 min,预静置时间3 d,锰渣浸出液中可溶性Mn~(2+)浓度降为2.60 mg/L,固化率达99.8%,低于5.0 mg/L的标准限值;NH_4~+-N浓度降为21.23 mg/L,脱除率为96.73%,低于25 mg/L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50.
BrO3-(溴酸盐)作为饮用水中存在的2B级潜在致癌物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微生物还原降解是一种净化水中BrO3-的有效途径.基于序批式试验,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降解水中BrO3-的可行性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自养微生物能利用氢气为电子供体、BrO3-为电子受体,将BrO3-完全还原成一种稳定的无毒的终产物Br-.在120 h的反应期内,ρ(BrO3-)从初始时的1.02 mg/L降至0.56 mg/L(去除率为44.5%),最高去除速率达0.26 mg/(L·d),出水ρ(Br-)相应地升至0.29 mg/L.对照处理中,ρ(BrO3-)和ρ(Br-)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和升高趋势.影响因素试验表明,NO3--N和SO42-作为常规氧化性污染物(电子受体),反硝化和SO42-还原对BrO3-还原耗氢产生了竞争,致使BrO3-生物还原过程受到电子供体的竞争性抑制.反硝化对BrO3-还原效率的影响程度比SO42-还原更加强烈.初始ρ(BrO3-)对氢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BrO3-效率有较大影响.氢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BrO3-最适宜的pH范围处于7.0~7.5之间.研究显示,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的氢自养微生物将BrO3-还原成无毒的Br-是一种较为可行的生物处理技术或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