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了用一种简单的静态物理模型取代复杂的数学动态模型,实现对实际污水处理效果的实时预测及评价的方法。应用国际水协(IWA)GPS-X模拟软件中的ASM2d模型,建立了不同进水水质和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倒置A^2/O工艺出水TSS、COD、TN、NH4^+-N、TP和溶解性磷酸盐浓度的数据库,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可以对倒置A^2/O工艺出水指标进行预测。以预测的出水指标和实际出水指标之间的差值为指标因素,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指标的分级界定建立因素指标的隶属函数,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实现了对倒置A^2/O工艺处理效果的评价,建立了倒置A^2/O工艺处理效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2.
采用上流式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模拟选矿废水中的黄药和重金属Zn2+、Pb2+。以乙基钾黄药为唯一碳源配置滤池进水,在HRT为6 h,DO为3 mg/L,进水中不含重金属离子的情况下,滤池的COD平均去除率能达到89.2%,D平均浓度为43 mg/L。滤池较为适应中性偏弱碱性的进水,过高或过低的进水pH都将对滤池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滤其出水CO池对Zn2+的去除效果要好于Pb2+。当进水中Zn2+和Pb2+浓度分别在30.0 mg/L和3.0 mg/L以下时,出水中的Zn2+、Pb2+浓度分别在1.5 mg/L和0.5 mg/L以下,符合《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中相关要求。进水中存在重金属Zn2+、Pb2+时,会对滤池降解黄药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其中,Pb2+的影响要大于Zn2+。  相似文献   
33.
4种纳米氧化铁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纳米氧化铁材料的水生态安全性,参照国家化学品生态毒性测试标准方法(GB/T13266-91),以大型蚤(Daphnia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4种纳米氧化铁水悬浮液(nα-FeOOH:针状,15 nm;nFe3O4:球形,9 nm;nα-Fe2O3:近球形和纺锤形,40 nm;nγ-Fe2O3:针形和近球形,22 nm)对水生甲壳类动物大型蚤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4种纳米氧化铁水悬浮液对大型蚤活动抑制的48 h EC50值分别为:0.267、0.097、3.717 mg/L,>100.0 mg/L。据此可得到4种氧化铁纳米材料的毒性大小顺序为:nFe3O4>nα-FeOOH>nα-Fe2O3>nγ-Fe2O3。通过对4种纳米氧化铁水生态安全性的初步评价,表明人工纳米材料的生态毒性和环境效应不容忽视,应重视并深入研究其制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4.
林海 《环境科学》1981,(6):67-69
在自然界中,生物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管是在陆地或是海洋都有发光生物的踪迹,不过最多的还是在海洋中。在海洋的发光生物中有细菌类如磷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腰鞭毛虫如Pyrosystis lunula,腔肠动物中有发光的海笔、水螅、水母,软体动物中的萤乌贼(Watasenia scintillans),节肢动物中甲壳类的磷虾(Meganiclyphanes norvegica)、剌糠虾(Acanthephyra spp.),鱼类中七星鱼目的新灯笼鱼(Neoscopelus microchir)及巨口鱼目的刀光鱼(Yarella illustris)等等。陆地发光生物最为  相似文献   
3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微污染水原水、新型材料吸附后出水及活性炭吸附后出水的特征,对比新型材料及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以此间接反映两种材料的孔径分布特点,分析两种材料的不同吸附特性,并讨论新型净水材料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36.
刘琨  李萍  林海 《环境工程》2007,25(5):25-27
将微电解和生物流化床工艺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工艺——微电解生物流化床,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为2h,曝气量0.024m3/h,进水pH6.5,载体浓度3%,铸铁屑颗粒粒径0.074~0.154mm,活性炭颗粒粒径0.154~0.28mm。针对CODCr为400mg/L时的实际生活污水,其CODCr去除率为96.1%,比普通活性污泥流化床高4.3%,水力停留时间缩短3h。当进水CODCr在400~700mg/L变化时,微电解生物流化床CODCr去除率变化幅度为11.0%,其抗冲击负荷能力是普通活性污泥流化床的3.35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不同材质套管在CO2和微量H2S共存环境中的腐蚀特征.方法 采用高温高压腐蚀仪,以渤海某油田实际采出水样为腐蚀介质进行模拟实验,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EDAX)分析不同管材在不同腐蚀条件下腐蚀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分特征,对比分析不同钢材在对应腐蚀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并建立长期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果 单独C...  相似文献   
38.
粉煤灰及沸石对污泥回流液中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粉煤灰和沸石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两者在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及流化吸附3种运行状态下,对模拟污泥回流液中磷的吸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及沸石在3种吸附状态下,达到吸附平衡时TP去除率大小为静态吸附>流化吸附>动态吸附.静态吸附效果最好,但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最长,相对效率较低;动态吸附吸附平衡时间短,但TP去除率较低.通过对比粉煤灰及沸石在3种不同吸附状态下的吸附特点及效果,得出宜采用中等粒级的沸石颗粒流化吸附处理污泥回流液.  相似文献   
39.
采用AOAB(水解酸化A1+生物接触氧化O+深度水解酸化A2+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难降解混合化工污水,重点研究工艺挂膜方式和生物膜的驯化。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连续式挂膜法进行反应器挂膜,20 d即可完成快速挂膜启动;采用分阶段同步培养驯化法驯化生物膜,30 d内可完成高浓度多组分混合化工污水进水的驯化,最终进水COD 1 456 mg/L,出水COD 324 mg/L,总去除率76.85%,驯化效果显著;整个工艺对COD的降解主要集中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曝气生物滤池,驯化期间生物接触氧化池去除率稳定在40%左右,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率稳定在50%以上。同时,通过对比一段水解酸化和深度水解酸化的VFA(挥发性脂肪酸)产出,表明在高有机负荷进水时,一段水解酸化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有限,但这些有机物可通过二段水解酸化再次降解,由此体现了AOAB工艺在处理多组分混合型的难降解化工污水的优势。  相似文献   
40.
粉煤灰吸附除磷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粉煤灰的最佳改性条件及其吸附理论模型.获得了粉煤灰用于吸附含磷量为5 mg P/L的模拟二级出水的3种改性的最佳条件(21℃):(1)0.25 mol/L盐酸改性的粉煤灰对磷的去除率为76.0%,出水含1.20 mg P/L;(2)300℃下煅烧的粉煤灰对磷的去除率为93.8%,出水中磷含量达到了0.31 mg P/L;(3)低火(119 W)改性的粉煤灰的磷去除率达95.4%,出水含0.23 mg P/L.试验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解释两种改性粉煤灰的吸附动力学(R2=0.9188,S.E=0.0032),而Simple Elovieh方程在描述两者的吸附动力学试验数据上显示出优越性(R2=0.9427,S.E=0.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