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21.
王鹏飞  郅蒙蒙  储昭升  崔冠楠 《环境科学》2020,41(12):5480-5487
为研究生物质粒径对负载MgO芦苇生物炭(MBC)去除水体中磷的速率和能力的影响,以0~0.5、1~2和6~8 mm这3种不同粒径的芦苇颗粒为原料、MgCl2为改性剂制备MBC,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MBC表征,开展MBC吸附溶液中磷酸盐(PO43--P)动力学和等温线实验以及实验数据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BC对溶液中PO43--P的吸附速率随生物质粒径增大而增大,0~0.5、1~2和6~8 mm芦苇颗粒制备的MBC对PO43--P的吸附量在2 h内分别达到平衡吸附量的15.4%、25.8%和80.8%,而生物质粒径对MBC的PO43--P最大吸附量(249.0~254.7 mg·g-1)无明显影响.6~8 mm芦苇颗粒制备的MBC保留了较完整的芦苇细胞壁结构,且含有丰富的微孔和中孔,形成多层次、规则的、连通性好的孔隙结构.0~0.5 mm和1~2 mm芦苇颗粒制备的MBC孔隙结构较差,孔隙连通性受损,影响了磷酸根离子在MBC内部的扩散速率,限制了对磷的吸附速率.因此,以人工湿地收割的废弃植物芦苇为原料制备MBC用于去除水体中磷时,将芦苇破碎至6~8 mm即可,过度破碎会破坏MBC的孔隙结构,减小MBC对磷的去除速率.  相似文献   
122.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aSnO3锡酸盐钙钛矿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对其光催化降解的潜力.现代谱学表征结果表明BaSnO3钙钛矿具有丰富的氧空位、结构缺陷和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500W氙灯照射下,120min内能降解91.8%的DEP(10mg/L),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且BaSnO3钙钛矿在pH值3.0~9.0范围内均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光生空穴(h+)、超氧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均参与了光降解反应,其中O2·-起最主要的降解作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对DEP的降解路径和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活性氧基团(包括O2·-和·OH)对DEP苯环羟基化和脂肪链断裂起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3.
人工合成水铁矿对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蒙蒙  王殿升  黄天寅  刘锋 《环境科学》2016,37(9):3498-3507
采用人工合成水铁矿Ferror Mox(FM)作为处理含磷废水的吸附剂.利用SEM、EDS、XRD、FTIR和Raman等分析手段确定FM为无定形状态的2 L水铁矿,主要由Fe、O、Ca、Si等元素组成.通过实验考察该材料作为除磷吸附剂的效果,研究了不同因素对FM除磷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吸附除磷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60 min、磷酸盐溶液初始p H为2、相对投加量为7 g·L~(-1)、反应温度为25℃、初始含磷浓度为10 mg·L~(-1)、溶液体积为50 m L的条件下,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99.14%;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式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由热力学参数可知,FM吸附磷酸盐的反应属于自发(式)的吸热反应;FM去除磷酸盐的反应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以描述;通过再生实验可知,用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99%左右吸附在FM上的磷酸盐解吸下来.因此,FM适合作为处理含磷废水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24.
为研究石油污染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离筛选石油降解菌,从陕北宝塔、吴起、靖边和延长4个县区采集石油污染土壤和未受石油污染土壤,测量土壤中石油、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及pH;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种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并对所筛选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进行16S rDNA鉴定。陕北4个县区石油污染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0.57,6.63,4.34,8.91 mg/kg,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21倍。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主要菌门,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丰度最高菌属。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分离得到8株石油降解菌,其中菌株OS33和菌株OS62-1在5 d内的石油降解率分别为80.51%和81.60%,经鉴定OS33为迪茨氏菌(Dietzia sp.),OS62-1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石油污染发生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筛选的8株石油降解菌中OS62-1石油降解率最高,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陕北地区石油降解菌菌种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5.
除了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还有一件事情几乎困扰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些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忧心忡忡地对未来发问——在那个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好吗?  相似文献   
126.
柳清源 《环境与发展》2020,(2):167-167,169
气相色谱法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技术类型,其能协助相关部门快捷、精确地了解环境被污染现状,有针对性地拟定治理方案。本文在阐述气相色谱法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条列举该技术用于环境保护与监测领域中的优劣势,较详细地探究其具体实践应用,以期对技术完善与推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7.
陈蒙蒙 《环境保护》2012,(23):32-34
从十七大到十八大,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这五年间,党和国家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所不同的是十八大赋予了环境保护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层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中单独成篇部署并写入《党章》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28.
说起"城市病",人们马上想到交通拥堵。这几年,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今年10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此同时,一些大城市提出新的治堵方案。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提出,  相似文献   
129.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应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解决我国复杂水资源问题的根本要求,是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0.
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启停和怠速现象,交叉口成为了道路交通网络中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区域.因此需要对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将当前信号状态分为六种情景,利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情景下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轨迹进行定量表达;然后将交叉口上游和下游整体考虑,针对各情景建立了生态驾驶策略模型和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算法;最后假定情景并设定参数,利用MATLAB开发程序,结合基于机动车比功率参数的排放量化模型,对各驾驶轨迹的排放进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算法,可使车辆CO2、NOx、CO、HC4种排放物分别降低30.1%、23.6%、24.9%、21.5%,可为面向生态的驾驶辅助系统开发提供应用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