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3篇
废物处理   2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研究了采用不同pH的酸、碱清洗液及阻垢剂溶液静态浸泡对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平板膜接触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pH 2.5盐酸和pH2.0草酸浸泡PVDF膜和PTFE膜时间的延长,两种疏水膜的接触角均小幅度减小,说明酸性清洗液对两种疏水膜性能的影响较小;随pH11.5NaOH溶液浸泡膜时间...  相似文献   
22.
赵辉  程学文  刘正  栾金义 《化工环保》2011,31(6):524-527
采用“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某厂达标橡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均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水质优于当地地下水及循环水补水指标,废水回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0.96元/m3.  相似文献   
23.
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炼油废水体系中超滤膜表面污染物进行了形貌观测和元素组分含量分析,并研究了炼油废水中Fe、Si和Al含量对超滤膜表面形态和污染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滤膜表面的主要污染物为Ca,Fe,Si,Al,Mg的化合物形成的凝胶,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 Ca> Si> Mg> Al;随...  相似文献   
24.
采用活性污泥法富集培养去除甲硫醇、甲硫醚、二甲基二硫等甲基硫化物的优势菌种。结果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甲硫醇钠及COD去除率达90%,SV为18%。分析了在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群的演替过程。将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后处理甲硫醚和二甲基二硫恶臭废气,在进气质量浓度分别为2~50,1~40mg/m。的范围内,甲硫醚和二甲基二硫去除率都能稳定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25.
射流自吸式生物曝气塔处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金义  范燕英 《化工环保》1998,18(5):259-262
用射流自吸式生物曝气塔对酒精生产废水及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相比,射流自吸式生产曝气塔具有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大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6.
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标杆法(BM)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混合评估模型,并以石化废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为例,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以5种典型石化废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工艺为评估对象,获得技术、经济、环境单项评估指数和综合评估指数。评估结果表明,“隔油+气浮+A/O-PACT”和“隔油+气浮+MBBR+催化臭氧氧化+BAF”两种技术工艺综合指数较高。实际应用时,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废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7.
采用膜分离—变压吸附耦合工艺处理DQ催化剂载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正己烷和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5 000~212 000 mg/m3和100 000 ~220 000 mg/m3、渗余侧压力0.25 MPa、渗透侧真空度0.09 MPa、进气流量15 Nm³/h的条件下,膜分离单元对废气中正己烷及非甲烷总烃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88%和97.29%;变压吸附单元对正己烷及非甲烷总烃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35%和99.33%;整套装置对正己烷及非甲烷总烃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99.99%和99.98%。平均正己烷回收率达95.56%。处理后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小于70 mg/ m3,达到北京市DB 11/ 447—2007 《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28.
魏昕  王刚  栾金义  侯秀华  李宇  杨丽 《化工环保》2019,39(3):268-272
采用二级膜分离—冷凝—变压吸附工艺回收处理含有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和苯系物的炼厂罐区外排“呼吸气”。结果表明,进气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范围41 000~182 000 mg/m3,进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0~1 400 mg/m3,150~1 600 mg/m3,300~2 100 mg/m3时,尾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始终低于80 mg/m3,去除率均高于99.9%,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9.6%、99.6%和99.8%。抗冲击负荷实验将进气量提高50%,尾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仍低于80 mg/m3。二级膜单元可以高效浓缩轻烃,既回收获得可燃气,又解决了轻烃积累所造成的尾气超标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