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真菌对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染料属生物难降解有机物,染料和印染废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本文列举了近年发现和研究的染料脱色真菌,并综述了真菌脱色降解染料的机理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吸附Zn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2+的可行性,筛选了一株高效吸附Zn2+的微生物菌株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在水相中吸附Zn2+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 clausii S-4菌体在20 ℃、30 ℃、40 ℃条件下,吸附Zn2+的最佳pH为4.5,吸附容量为57.5 mg/g,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平衡时间约30 min。吸附前后,B. clausii S-4菌体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H、—NH+4、—COOH、(—CO—NH—)、—C6H5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0.1 mol/L HNO3、HCl和EDTA对锌的解吸附效果较好。在矿山废水中,B. clausii S-4菌体对Zn2+的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有60多种必需元素、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它们在人体内具有材料、运载、催化、调节和信使功能。磷被认为是生命中心元素,人体内含量为400-800g;11种常量元素占人体总重的95%,而微量元素仅占0.05%。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与必需元素量的平衡有关,与其在人体内的浓度和存在形式及价态有关,还与各微量化学元素间的平衡,即生物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水平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紧凑型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有效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探明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的关系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测度省会城市紧凑度和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并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1)2006-2016年间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省会城市水平最高,整体紧凑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2)高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减少,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成为主体;(3)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关系整体以濒临协调为主,总体由失调状态向协调状态演变。  相似文献   
95.
微生物溯源方法可利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区分来自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拟杆菌以其丰度高、不能体外繁殖和宿主特异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溯源研究中.本文以拟杆菌16S rRNA基因为标记物,总结了拟杆菌及其标记物在环境中的衰减、拟杆菌引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溯源中的运用,可为粪便污染源解析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文章采用WPI水污染指数法评价滇池北岸各片区河道的水质,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旱季和雨季各片区河道WPI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度。结果表明:1988-2001年滇池北岸河道水质污染主要为减轻的趋势;2001-2007年随着昆明市的大规模扩张,其加重趋势非常明显;2007-2009年,随着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大规模开展,又主要表现为减轻趋势,且旱季水质污染减轻的趋势比雨季明显,在纳入统计的5个片区河道中,旱季有4个片区河道水质好转,雨季有3个片区河道水质好转。这是由于2007-2009年间开展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针对点源污染控制。此外,由于面源污染特征在5个片区中的4个片区都非常相似,雨季各片区河道WPI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度比旱季高。  相似文献   
97.
阿维菌素杀虫剂对甘蓝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叶际存在各种类型微生物包括不同种类的细菌、丝状真菌、酵母、藻类等,它们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首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和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2种非培养方法评价2种不同剂量的阿维菌素杀虫剂喷施甘蓝后对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阿维菌素农药处理对甘蓝叶际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而高剂量阿维菌素杀虫剂处理明显地改变了甘蓝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减少了总叶际微生物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特征磷脂脂肪酸之间的比值,而真菌生物量变化不大.PLFA分析结果表明经高剂量阿维菌素农药处理后增加了不饱和脂肪酸16:1ω9t、 18:1ω7和环丙烷脂肪酸cy17:0、 cy19:0的含量,而减少了饱和脂肪酸i15:0、 a15:0、 i16:0 和 a17:0的含量.T-RFLP分析结果表明经高剂量阿维菌素农药处理后出现一些新的酶切片段(如58、 96、 236和420 bp),这些片段所属的微生物对甘蓝叶片上阿维菌素的降解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一些酶切片段消失(如51、 89、 99、 338、 66、 223和482 bp),这些片段所属的微生物可能对阿维菌素类农药残留的指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空间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高发区、侵蚀产沙高值区呈带状分布,大致为东北—西南向,带状区域中包括三个高峰区;黄土高原降雨量、NDVI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方向与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延伸方向平行,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基本位于200~600 mm降雨量及NDVI值为0.15~0.25范围内,当降雨量达到400 mm及NDVI为0.17时侵蚀产沙达到峰值,而当降雨量为400 mm及NDVI为0.2时,高含沙水流达到峰值;影响因素对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发生的作用规律的一致性,决定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分布的相似性,而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对影响因素响应程度的差异,是两者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采用单基质及混合基质体系,探讨了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BP对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弱酸性环境下,白腐菌能有效降解喹啉和吲哚.单基质体系中,喹啉的降解率15d内能达到89.48%,98.17%的吲哚6d内被降解;混合基质体系中,基质(喹啉、吡啶、苯酚及氨氮)的加入能促进白腐菌对吲哚的降解,但(吲哚、吡啶、苯酚及氨氮)却抑制了白腐菌对喹啉的降解.不同基质体系中,白腐菌对喹啉和吲哚的降解分别遵循零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相对单基质而言,混合基质的存在对白腐菌生物学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可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生长速率和漆酶活性.漆酶存吲哚的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完全决定喹啉的降解.图5表2参14  相似文献   
100.
对山东省小清河流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土壤、农作物等进行了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分析,检出有机化合物13类93种。对其毒性效应以及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