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究地表水体与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选择天津市3个水源地与6条主要河流,采集了26个地表水样与6个沉积物样品,利用固相萃取与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水样及沉积物中1-萘酚(1-naphthol)、壬基酚(nonylphenol, NP)、双酚A(bisphenol A, BPA)、2-苯基苯酚(biphenyl-2-ol)、3,4-二氯酚(3,4-dichlorophenol)、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和对叔丁基苯酚(p-tert-butylphenol, PTBP)等7种高关注酚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并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法和熵值法(ecological risk quotient, RQ)评估7种酚类化合物水环境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样中7种酚类化合物均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的检出浓度最高,其次为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规律与水样相似,除双酚A外的目标物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浓度比其他物质浓度高2个数量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壬基酚对水环境与沉积物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而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则对环境具有较低风险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62.
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活性艳红X-3B的模拟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解酸化池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HRT为16h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好,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与COD比值为0.5;HRT为17h时,废水脱色率达69%,而COD的去除率受HRT影响较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起去除废水中COD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和97%;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膜污染的速率。  相似文献   
63.
中水已成为热电厂的重要水源,其深度处理是影响电厂水处理系统的关键。为评估双膜法在电厂深度处理中的潜力与稳定性,考察了山东某热电厂石灰混凝-超滤(UF)-反渗透(RO)系统不同季节的处理效果及污染物去除特征与各工段贡献率。研究表明:双膜法对浊度、色度、电导、碱度、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95.82%、96.62%、96.73%、98.22%、96.42%和89.13%,在夏季严重膜污堵的条件下,也可保障产水达标,是一种有效的中水深度处理技术。预处理仅去除某些大分子腐殖酸类有机物、硬度类物质、悬浮物,富里酸类有机物、氮等其他溶解性物质主要由RO去除(去除率均60%),因此,存在膜结垢和污堵的风险。不同季节污染物浓度变化不显著,但夏季高温条件下微生物代谢和繁殖速率较高,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 FI)大于2,生物指数(biological index, BIX)为1.2左右,这是夏季膜污堵爆发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64.
以某热电厂实际规模的双膜法中水回用系统为考察对象,对膜污染结构、形貌、组成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以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形式存在,形成致密的膜污染层,无机物主要以P、S、Ca、Si、Mg为主,存在垂直分布特征;有机污染物以腐殖质类、蛋白质、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主,且研究发现RO过程富里酸类物质主要为微生物源。碱性清洗液具有更佳的膜污染清洗效果。通过分析可知:微生物污染是膜污染暴发的关键原因,其以杆菌和球菌为主,且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表层微生物主要是α和β变形菌,底层中γ变形菌丰度显著增加。微生物污染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杀菌和化学清洗过程的选择作用,γ变形菌是先锋微生物,是形成稳定膜污染层的关键物种。因此,控制微生物的滋生是RO中水深度处理的关键,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杀菌、阻垢和化学清洗策略等。  相似文献   
65.
以金融体制改革为主线,着重分析和评价金融体制改革给环境保护带来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提出进一步利用金融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一、环境振动的概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振动现象。但本文所指的环境振动是指居民生活的环境条件下(或工作的环境条件下)有关的所有的周围的振动,通常是远近许多振源的综合结果。生产劳动环境下的工人和生活环境中的居民接受的振动可用图1所示框图来表示。可见环境振动的三个要素是振源、介质和接受器。  相似文献   
67.
城市水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受污染水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受污染地表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并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聚丙烯酰胺净化尾矿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岗矿务局选煤厂自1937年建厂以来,通过不断改造、引进和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现终于清除了尾矿水对松花江水的污染。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后,节约了大量清水,免缴了排污费,煤泥回收利用,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多次被评为市、局环境优美和环保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69.
以陕西省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污水处理工艺中基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分述三个PLC子站各自功能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讨典型CAST工艺中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城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借鉴,推动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低温菌去除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菌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低温菌由于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能够产生适合低温环境且具有特殊功能的各种酶类及其它活性物,从而使低温菌在寒冷环境条件下表现出其他微生物无法替代的生物活性。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低温菌低温环境条件下去除污水中不同污染物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低温菌在寒冷地区污水治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