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7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 ,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性生长的各种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技术 ,介绍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并比较了减量效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2.
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石墨和碳毡作为阳极填料组装成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启动期在1 d左右,低于平板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期.碳毡作为填料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大产电功率密度为1 502 mW/m2(37.6 W/m3),优于石墨作为填料的MFC.将碳毡与碳纸烧结一体以提高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导电性,与平板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其面积内阻从0.071 Ω穖2下降到0.051 Ω穖2,最大电流密度从3 000 mA上升到8 000 mA,最大产电功率密度从1 100 mW/m2(27.5 W/m3)上升到2426 mW/m2(60.7W/m3),阳极电势平均下降100 mV.循环流量影响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能力,当流量低于1 mL/min时,其产电功率密度随流速降低而下降.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外电阻为600 Ω下长期稳定运行30 d以上,其库仑效率约为10.6%.  相似文献   
33.
对反应釜内盘管接管处发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入釜检查和有限元分析,确认了该处由于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角焊缝出现微小开裂,并结合该釜结构特点和工况对其改进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防控管理体系的特点,我国工业类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环境管理手段、差异化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控管理的法规和标准方面提出了工业类建设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控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兼并矿井浑身都是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这个事故矿井可谓浑身是假:人数假、图纸假、整改假.一系列的问题酿成惨剧,而且给事故抢险救援造成很大被动.  相似文献   
36.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3种生物处理方式对污泥减量效果的比较及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梁鹏  黄霞  钱易  杨乃鹏 《环境科学》2006,27(11):2339-2343
通过间歇试验得到3种生物方式(污泥好氧消化、厌氧消化以及颤蚓摄食)对污泥的比减量速率、污泥减量速率和污泥减量比例.当初始污泥浓度为2 500mg·L-1时,经过24h减量,颤蚓摄食、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3种方式对污泥的比减量速率R分别为0.13 mg·(mg·d)-1,0.09 mg·(mg·d)-1和0.03 mg·(mg·d)-1,对污泥的减量速率分别为315 mg·(L·d)-1,263mg·(L·d)-1和65 mg·(L·d)-1.通过细菌荧光染色和脱氢酶活性检测证实颤蚓摄食在短时间内对污泥中细菌细胞膜的破坏程度最大,可以将颤蚓摄食和厌氧消化相组合强化对污泥的减量.对于初始浓度为2 500mg·L-1的污泥,颤蚓摄食12h后再厌氧消化36h,可以在2d左右使污泥减量的比例达到30%,减量比速率为0.25 mg·(mg·d)-1.当初始污泥浓度增加到4 240mg·L-1,颤蚓摄食时间需要延长到24h方能保证组合工艺对污泥最大程度地减量.  相似文献   
38.
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伟  梁鹏 《环境保护》2006,(12A):42-4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两项相辅相成的强制性环境管理制度,是建设项目管理中预防新污染产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大法宝,是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制度化。然而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三同时”制度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各类新增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政审批制度的各项改革等情况下,“三同时”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这有可能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梁鹏 《环境保护》2012,(1):88-91
英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了很大污染.随着英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至今仍有问题有待解决,但环境状况已大大改善,尤其近几十年以来,英国政府和民众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及环境风险的管理,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本文以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在的管理程序和经验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总结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0.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关注。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水稻造成毒害时所引起的蛋白质组学水平的变化情况。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中可发现,水稻受到镉、铜、砷、铝胁迫时,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会受到明显响应。当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稻响应镉胁迫,对于其他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蛋白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可知,镉和砷的响应蛋白类型较丰富,功能也较相似;水稻在响应铜胁迫时可能通过降低代谢,增强防御机制来响应胁迫伤害;水稻响应汞胁迫时的响应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与抗氧化过程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