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实测数据分析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Hg、As、Se、Sb、Cu、Zn、Pb、Cd、Cr、Ni、Mn、V、Co和Tl 14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除Sb和Tl外,其余12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超过其土壤背景值;依据地质累积指数(I_(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介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极强生态危害之间,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是该区域优先防控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52.
通过在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AEO-7,以不锈钢为基体,利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改性PbO2电极.同时,在结晶紫模拟废水中对比了改性前后PbO2电极的阳极极化曲线和塔菲尔曲线,并对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结晶紫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PbO2电极对结晶紫废水的降解显示出了较好的电催化活性,最佳电解实验条件为:电解电流密度30 mA·cm-2,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5g·L-1,处理温度35℃,在此条件下电解40 min后,结晶紫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3.
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胶州湾养殖区贝类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采集的菲律宾蛤仔、长牡蛎和栉孔扇贝生物样品中9种PBDEs(BDE-15、BDE-28、BDE-47、BDE-75、BDE-99、BDE-100、BDE-138、BDE-153、BDE-154)的含量分别为(422.2~512.6)×10-12(干重)、(957.0~1102.7)×10-12(干重)和979.5×10-12(干重),其中位于海泊河口处的贝类生物体中的含量最高。所有样品中,BDE-47相对含量最高,其相对于∑9PBDEs的贡献率为38.8%~41.8%。贝类样品的9种PBDEs含量及组成的差别可能与它们对PBDEs的吸收和代谢能力的差异有关。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BDE-47和BDE-99的含量远小于香港、美洲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地区,和亚洲发达国家韩国等处于同一数量级,但相比于2002年青岛近岸紫贻贝中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近年来青岛沿海地区PBDEs污染加重,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4.
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植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物修复途径在水环境整治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运用植物修复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我国实施大水利建设的背景,在总结植物修复技术对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该技术在今后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5.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改性剂,制备了聚乙烯亚胺改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Fe3O4/PEI).Zeta电位、透射电镜和FTIR表征结果显示,PEI修饰提高了纳米Fe3O4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增强了其表面正电荷,从而提高了Fe3O4对水中磷酸根的去除能力.在磷酸根初始浓度为50 mg·L~(-1),Fe3O4/PEI投加量为200 mg,p H=3,温度为25℃的条件下,Fe3O4/PEI对100 m L磷酸根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1%.吸附过程在3 h内达到平衡.吸附等温数据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决系数R2达到0.99,最大吸附量为29.88 mg·L~(-1).Fe3O4/PEI复合材料重复利用性好,在第5次吸附-解析后还能保持对磷酸根75%以上的吸附去除率.磷的解析效率随着p H增加而增加,在p H=13时,解析效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56.
以滴液成球法制备的壳聚糖凝胶球为基体,依次通过Mn2+印迹,交联和半胱氨酸接枝合成了Cys-Mn-CCTS-1、Cys-MnCCTS-2 2种吸附树脂,通过SEM扫描、FTIR光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低浓度Mn2+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两种吸附材料对Mn2+去除率均达到70%;在干扰离子Ca2+和Mg2+总浓度达到200 mg/L时,Cys-Mn-CCTS-2对Mn2+的去除效率仍达到71.7%,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当Co2+、Mn2+共存时,Cys-Mn-CCTS-1和Cys-Mn-CCTS-2对Mn2+的吸附容量随Co2+浓度增大而减小,Co2+对后者影响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57.
提出了利用方解石部分代替氟磷酸钙作为诱导结晶法的晶种处理100mL氟离子质量浓度15.000mg/L高氟废水,以降低成本。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反应条件:方解石质量分数为20%、晶种投加量为0.6g、磷酸三钠和氯化钙投加量分别为氟离子摩尔浓度的6、12倍,此时氟离子去除率可达到93.45%,氟离子质量浓度降至1mg/L以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氟化物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8.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兴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不断检出,其暴露水平、来源影响及去除方式备受关注。本文选取铝污泥人工湿地和普通人工湿地,通过动态实验探究了其对复合污染水体中C、N、P和PFOS的去除效果及各污染物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种人工湿地可以协同去除水体中的C、N、P和PFOS,但C、N、P的去除效果会受到PFOS的抑制作用,并且去除率的降幅随着PFOS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初始PFOS质量浓度为250 µg·L−1时,铝污泥人工湿地对C、N、P的去除率分别为(52.47±2.21)%、(65.79±1.87)%和(68.68±1.47)%;铝污泥人工湿地中植物对氮磷去除贡献率为28.81%,比无PFOS时提高5.27%;铝污泥人工湿地对PFOS的去除率为(73.24±2.56)%,比普通人工湿地高8.46%,填料中PFOS质量占比在2种类型的湿地系统中分别为(56.23±1.27)%和(40.28±2.55)%。铝污泥人工湿地对含氟水体中污染物的削减作用较好,且C、N、P的去除效果受PFOS胁迫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9.
预处理是提高木质纤维材料酶解效果的关键步骤,更是木质纤维材料制造生物乙醇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木质纤维材料进行预处理以促进酶解糖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稻秆为原料,探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生物)联合离子液体对木质纤维材料转化率及酶解初速度的影响,并通过稻秆成分分析、FTIR、XRD对处理前后稻秆的结构、结晶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单独离子液体处理相比,表面活性剂联合离子液体预处理稻秆可提升纤维转化率,效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与未处理及单独离子液体处理稻秆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预处理稻秆的纤维转化率分别提高55.38%和22.03%.  相似文献   
60.
为给冷冻取芯过程中瓦斯解吸模拟试验提供依据,依托自主研制的取芯管管壁温度自动采集装置,研究不同取芯深度及煤体破坏类型下取芯过程管壁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原生结构煤中取芯时,取芯过程管壁温度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稳定不变阶段、快速上升阶段与缓慢下降阶段,分别对应进钻、取芯与退钻过程;在构造煤中取芯时,管壁温度变化可分为缓慢上升阶段、快速上升阶段与缓慢下降阶段,分别对应进钻、取芯与退钻过程。在构造煤中,取芯深度越大,取芯管管壁升温幅度越大,取样过程中管壁温度峰值越大,且在取芯过程中,取芯管管壁温度传感器B1,B2,B3存在温升滞后现象;同一取芯深度,煤体破碎程度越大,取芯管管壁升温幅度越小,取芯结束时取芯管管壁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