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硝酸盐氮的去除作用,本实验以TiO2纳米管(TiO2-NT)为基体,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Bi-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Bi-TNA).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电极涂层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电流密度、pH、初始浓度对硝态氮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转换、总氮去除及氮气选择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Bi-TNA电极对硝态氮去除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水平下,最佳操作条件为:硝态氮浓度为50 mg·L-1,电流密度为30 mA·cm-2,pH值为8.5.Bi-TNA电极对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2.
163.
考察了双亲型清水剂QS-03对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清水剂QS-03的亲水性与亲油性功能基团的摩尔比为2∶1、清水剂加入量大于等于200 mg/L时,处理后污水澄清透明,污水含油量由4 540 mg/L大幅降至26~45 mg/L;在处理温度为50~80℃和污水含油量为3 200~5 800 mg/L的范围内,清水剂QS-03均表现出良好的清水效果,生成的絮体呈松散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型清水剂QS-03可有效破坏油-水界面双电层、降低界面膜强度,并且与污水中阴离子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大幅减弱,因而在高效清水除油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含聚污水处理中的黏性"含聚油泥"问题。  相似文献   
164.
采用"电化学除油器—斜板除油器—核桃壳过滤器"模拟装置处理模拟含聚采油污水,考察了有/无清水剂加入条件下含聚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电化学除油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与电化学处理时间成正比,不加入清水剂、电化学处理40 min时,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均超过92%;在电化学除油器前加入清水剂100 mg/L、电化学处理20 min时,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分别为98.8%~99.4%,处理后污水含油量小于30 mg/L,处理效果优于在斜板除油器前加入清水剂;电化学处理与清水剂处理有良好的协同除油效果,可大幅降低清水剂用量。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作用主要使吸附于油-水界面的产出聚合物降解、脱稳,实现了对油-水界面膜强度和界面电荷的有效破坏,除油效果优异且处理后的絮体松散、无黏附性。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探究两种润湿性相反的特殊润湿性滤料的耦合作用,将超疏水超亲油石英砂滤料和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石英砂滤料均匀混合,研究了混合滤料的润湿性以及过滤除油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滤料混合组成的固体表面润湿性不满足每种滤料润湿性的加权平均关系,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决定系数高达0.9992;交替润湿性对过滤除油效率具有耦合增强作用.混合滤料的疏水亲油性越强,其除油效率、归一化附着效率和渗透系数都越大,反之亦然.滤料粒径越小,归一化附着效率的变化斜率越大,而滤速和床深对归一化附着效率的变化斜率影响不明显.滤料的疏水性具有增阻的效应,流速的增加有助于增大滤层的渗透系数.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特殊润湿性混合滤料过滤处理含油废水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6.
谈污水综合利用与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张锡民河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檀蓉裳石家庄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为节约水资源,除采取开源节流,一水多用和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措施之外,开展污水的综合利用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普遍采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污水综合刊用比较普通的方...  相似文献   
167.
以沈阳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小型流化床对污泥进行焚烧,利用布袋和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对细颗粒物进行收集,研究焚烧温度、污泥粒径、CaO的添加量对重金属赋存特性和细颗粒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7.2研究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残渣态变化最为明显,Cd、Cr、Cu、Pb和Zn 5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增幅均在15%以上,其中重金属Cd的变化最为明显,残渣态增幅高达29%.随着污泥粒径的增大,矿物质和焦炭颗粒的破碎程度减小,最终以矿物质和焦炭破碎为来源的一些粒径较大的细颗粒物数量增加.此外,总体上重金属的赋存形态随着粒径的增加向着稳定的趋势发展.在焚烧过程中CaO是可以作为颗粒之间良好的粘合剂,促进细颗粒物之间的成长和团聚.随着CaO的添加,细颗粒物聚并成了一个更大的球状颗粒整体.  相似文献   
168.
湖南香花岭矿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香花岭是我国有色、稀有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其环境已经受到矿山活动的强烈影响,对矿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研究对矿区污染分布调查和环境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对湖南香花岭地区的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利用phreeqc模拟软件及重金属浓度分布图来探究研究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特别是采矿活动和水岩相互作用一起影响了矿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交界地区岩溶溶蚀作用表现更为明显;重金属元素经过碳酸盐岩分布区时受到拦截,不易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69.
用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已有报导.常用的方法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当算子均匀分布在模糊关系矩阵R时,此法较准确.由于环境水质中大多数污染物浓度较低,且接近于第Ⅰ级水质标准,在对第Ⅰ级水质隶属度评估时,算子损失太多,从而影响到整个评价结果.本文应用的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是基于模糊关系矩阵R,并综合模糊变换和线性  相似文献   
170.
CDPVA是一种具有共轭多烯序列的聚乙烯醇(PVA)衍生物。通过低温热处理法制备了CDPVA/ZnO复合光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PVA经低温热处理后形成了具有一定共轭结构的CDPVA并包覆于纳米ZnO颗粒表面,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有效促进了光生空穴和电子的分离。当PVA与纳米ZnO的质量比为1∶100时,CDPVA/ZnO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在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初始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4 mg/L、可见光照射50 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降解率为97.51%,明显优于纯纳米ZnO;CDPVA/ZnO循环使用9次后仍保持较高的罗丹明B降解率,表明CDPVA的包覆有效抑制了纳米ZnO的光腐蚀,提高了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