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为了提高芳纶无纺布的防刺性能,通过热压法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夹层防刺复合材料,将碳化硅颗粒与芳纶无纺布结合,探究碳化硅颗粒直径、含量及热压工艺对防刺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复合材料的刺口形貌和刺破强力-位移曲线图分析防刺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随着颗粒目数的增大和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碳化硅颗粒目数为80目,含量为18 g时材料的刺破强力达到78.4 N,相较于未添加碳化硅颗粒的材料提高了124%。  相似文献   
162.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秸秆、生物炭和纳米碳3种碳源添加对盐碱耕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与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其中生物炭和纳米碳添加的土壤固碳细菌的Chao1指数、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系统多样性值均高于秸秆添加的.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度,其中纳米碳添加的物种丰度大于秸秆和生物炭添加的.在群落组成方面及相对丰度上,3种碳源添加后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均在纳米碳添加后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90.38%、57.79%.群落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秸秆和纳米碳添加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受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有效磷的综合影响,其中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化学性质.综合来看,在盐碱耕地中添加秸秆、生物炭或纳米碳,都抑制了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但纳米碳能够增加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63.
施用沼液对土壤-马铃薯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探讨沼液还田后对土壤和马铃薯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实现沼液的无害化利用。于2018年1-5月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0个沼液施用量处理,以清水和常规化肥为对照。采集对应点位的马铃薯及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Cu、Zn、Pb、Cr、Cd)含量,并对重金属含量、土壤-马铃薯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施用沼液后土壤重金属Cu、Zn、Pb、Cr、Cd均值为33.5、136.6、25.5、63.9、0.266 mg/kg,马铃薯重金属均值为1.34、4.07、0.022、0.055、0.018 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值,但沼液处理的土壤重金属值均高于试验前土壤测定值;(2)内梅罗污染指数表明,当沼液施用量76 t/hm2时,污染指数处于警戒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一季种植中施用沼液的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较低。马铃薯重金属富集能力排序为CdCuZnPbCr,相关系数表明马铃薯和土壤重金属Cu、Zn、Cd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内梅罗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富集系数与相关系数表明,重金属Cd的贡献最大,有必要对沼液中的Cd进行防控;(3)施用沼液后,土壤-马铃薯系统的综合质量指数最大值为0.682,均值为0.656,状况良好。沼液处理组成人、儿童重金属暴露风险的最大值为0.520、0.710,均值为0.461、0.630,健康风险程度低,沼液种植的马铃薯可安全食用。综上,在一季种植中施用一定量的沼液进行调控对土壤和马铃薯重金属的污染影响不明显,可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164.
稠油废水含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BOD5/CODCr极低.文章简要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有机组成和处理难点,总结了提高稠油废水可生化性的生物处理方法,对比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和优缺点,探讨其降解机理,对提高稠油废水生物法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5.
绿色产品监测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产品已经成为最具魅力的引导市场潮流的商品,其监测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绿色产品监测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绿色产品监测法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6.
核事故应急指挥网络是核事故发生后做好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构建了核应急双层指挥网络,基于级联失效模型,仿真分析不同攻击强度下,决策层攻击、行动层攻击和混合攻击下网路的级联失效规模。对比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级联失效规模变化情况,为提高网络鲁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结合汉中市气候特点、农作物生产状况,在具有典型的县区选择典型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通过对汉中市2009—2011年主要农作物秸秆深入系统的调查与评价,得出汉中农作物年平均播种面积42.26万hm2,年平均总产量312.71万t,年平均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199.59万t,预测在未来5~15年,每年平均有210万t秸秆资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8.
新烟碱类农药是目前被广泛用于农业中的一类作用独特、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剂,它们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目的是查明北京市场上蔬菜水果中不同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量,并对人群摄食暴露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从北京市场上采集49种蔬菜和24种水果,采用Qu ECh 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蔬菜水果中9种新烟碱类农药的含量。利用测得数据和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调查资料,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日均经口摄入暴露量的概率分布,并采用商值法计算了新烟碱类农药的非致癌风险。结果显示新烟碱类农药普遍存在于北京市场上的蔬菜水果中。49种蔬菜样品中检出7种新烟碱类农药,其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检出率均达100%,噻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啉和呋虫胺的检出率分别为47%、14%、10%和4%。24种水果样品中检出5种新烟碱类农药,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率均达100%,噻虫嗪、噻虫胺和噻虫啉的检出率分别为54%、13%和4%。不同新烟碱类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含量范围为0.01 ng·g~(-1)~126 ng·g~(-1),均未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美国联邦管理条例中的限量值。小部分(约3%)人群因摄食蔬菜水果暴露于新烟碱类农药的非致癌风险商值大于0.1。新烟碱类农药在蔬菜水果中普遍存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9.
滇池典型陆生和水生植物溶解性有机质组分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对采自滇池外海及湖滨农田的2种典型陆生植物(玉米、紫茎泽兰)和5种水生植物(芦苇、水红花、水葫芦、眼子菜、茭草)所提取的DOM(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进行了光谱分析. 结果表明,陆生与水生植物DOM的紫外-可见光谱曲线基本类似,吸光度均随波长的增加而降低. 陆生植物DOM的SUVA254(单位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下波长254 nm处吸收系数)值大于水生植物,表明滇池外源输入的DOM腐殖化程度大于内源. 植物叶中DOM的A250/A365(A250、A365分别为波长250和365 nm处的紫外吸光度比值)小于茎,表明叶中DOM的芳香性和分子量都大于茎. 陆生与水生植物DOM均有相似的红外特征峰带,其中—COO-、—CH2、—CO、—OH、—NH2的特征峰明显,表明它们是构成陆生和水生植物DOM的主要官能团.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陆生植物茎的DOM中含有类富里酸物质,而叶的DOM中含有类腐殖酸物质. 水生植物除了水葫芦叶的DOM中含有类腐殖酸物质外,其他样品无论茎、叶都含有类富里酸物质. 除水葫芦叶外,同种植物茎的DOM中存在类色氨酸物质,而叶中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0.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 6.3建立了二维的多孔介质中湍流燃烧模型,对密闭储罐内多孔介质中丙烷-空气预混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火焰在空爆时比在填充多孔材料后发展的快得多,空爆时表压数量级为106,而填充多孔材料后表压数量级为104,说明此非金属多孔材料有很好的阻火性能和抑爆性能;且多孔材料的平均孔径越小,其阻火防爆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