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21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1.
通过研究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和尿素共同包被后(此肥料简称CUD)二者在土壤中的溶出行为及硝化作用和NO3-淋溶的变化情况,探讨此类肥料减缓硝化作用和NO3-淋溶的机理,为此类肥料的开发和农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摸拟培养的方法开展:(1)CUD中尿素和DCD在土壤中的溶出行为.(2)尿素、:DCD涂层尿素、包膜型尿素、CUD中N的硝化速率;采用土柱淋溶模拟方法研究尿素、DCD涂层尿素、包膜型尿素、CUD在土壤中转化后的NO3-的淋溶.CUD中尿素和DCD的溶出高峰期不同步,但包膜可减缓DCD的淋失.CUD中DCD具有良好的硝化抑制效果,培养后期土壤中具有较高的NH4+-N含量,改变培养期间NR4+-N和NO3--N的供应比率.相对于其它处理,施用CUD土壤较晚出现NO3-的大量淋失,且总体淋失量小于其它处理.尿素和DCD共包被后,DCD能更有效发挥作用,使土壤中肥料N的硝化作用减弱,相应减少NO3-淋失,此种肥料施用有利于提高N的利用效率和减缓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12.
舒型武  姚洁  肖怀德 《环境工程》2009,27(5):114-116
钢铁企业以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环境保护设计应从污染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包括按照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生态规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从源头预防污染;在企业内部通过促进清洁生产,推进生态设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实行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通过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小化;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实现钢铁企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高价值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13.
BAF-BAC工艺在炼油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炼油厂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进行中试研究,拟探索炼油厂废水深度处理用于循环冷却水补水新工艺.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小于130mg/L,BAF滤速低于4.24m/h条件下运行时,该工艺平均出水COD浓度小于50mg/L,平均出水浊度为4.46NTU,同时对NH4+-N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14.
氮沉降对林带土壤N2O和CH4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8年4月~2009年10月在龙王山对林带土壤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N2O和CH4通量,研究氮沉降增加对土壤N2O和CH4排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氮沉降没改变土壤N2O和CH4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与对照(CK)相比,短期的低氮[50 kg N/(hm2·a), TL]、中氮[100kgN/(hm2·a), TM]和高氮[150kgN/(hm2·a), TH]处理对土壤的N2O和CH4年平均通量和日平均通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15.
研究了来自我国17个省市的室内灰尘中13种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及其4种转化产物污染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室内灰尘中主要的SPAs污染物为传统SPAs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新型SPAs抗氧剂1010,两者的污染水平相当(BHT:165~1.10×103ng/g;抗氧剂1010:62.0~2.37×103ng/g),其浓度水平分别占所研究的SPAs总浓度的37.4%和36.0%.首次在室内灰尘中发现了抗氧剂330的存在,浓度水平最高为12.7ng/g.此外,灰尘中出现了一定浓度的SPAs转化产物,其中醌/醇化产物和醛化产物的占比较大,达到35.8%和56.9%,说明室内灰尘上的SPAs有一定的转化潜力.SPAs在室内灰尘中的浓度与采样点的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关联,东南沿海城市的SPAs浓度水平较高.受不同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影响,SPAs的浓度和组成体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每日摄入量的评估结果显示,在高暴露情况下,成人和儿童对SPAs每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3~0.54ng/(kg bw·d)...  相似文献   
616.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人工增强紫外辐射的方法模拟UV-B增强,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冬小麦系统的CO2排放通量,研究UV-B增强与秸秆施用对土壤-冬小麦系统CO2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增强与秸秆施用没有改变CO2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UV-B具有抑制效应,显著降低了拔节-孕穗期的CO2排放,降幅达15.48% (P=0.055).秸秆施用对CO2排放具有促进效应,使返青期和拔节 -孕穗期的CO2排放分别增加了59.52% (P=0.005)和13.10% (P=0.092).秸秆施用和UV-B增强处理增加了返青期的CO2排放,增幅为30.95% (P=0.083).对照、UV-B增强、秸秆施用和秸秆施用+UV-B增强4种处理的系统CO2排放与气温都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 (P<0.01),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6,0.60,0.45和0.51,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1.83,1.97,1.55和1.70.  相似文献   
617.
东北地区旅游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刘清泗,武羡慧东北地区具有广阔茂密的森林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多典型、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具有知名度很高的名山大川、风景秀丽的海岸风光带,具有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古迹,为本区旅游...  相似文献   
618.
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怠速调节螺钉利用一气流通道引入一定量的空气直接到怠速喷口处与怠速油流混合喷出,既能节油,改善怠速及过渡性能,还能极大地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尾气中排放的CO、HC气体大幅度下降(CO<0.30%),油耗下降30%。  相似文献   
619.
各位委员: 现在,我就《浙江省防治环境污染暂行条例》作一说明。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四化建设的大事。近几年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起来,省、地、市和部分县的环保机构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一支环保骨干队伍;出现了一批开展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取  相似文献   
620.
长春市西湖灌区土壤砷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春市西湖灌区62个样点土壤砷含量的调查,评价该区域砷的污染状况。方法选择灌区稻田地、菜地、玉米地,以未利用土地为对照,采集耕层土壤样品,测定砷的含量,结果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比较,利用污染累积指数法评价砷的污染程度。结果未利用地砷含量(P〈0.05)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8.38mg/kg)没有显著差剐;稻田、菜地、玉米地耕层土壤砷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2.79mg·kg^-1、11.96mg·kg^-1、11.19mg·kg^-1,明显高于吉林省土壤砷的背景值;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砷的污染累积指数范围在1.90-1.17之间,并且土壤累积指数随着距污灌渠(口)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结论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导致砷在长春市西湖灌区耕层产生累积.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