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21.
城市屋面雨水绿地水平流渗透净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把城区屋面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绿地或人工土层净化后收集利用或渗透地下,既可涵养地下水,又截留处置了部分雨水,减轻了雨洪负荷和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雨水利用方案。但为保证雨水渗入地下后不污染土层和地下水源,本文研究了屋面雨水在天然和人工配制的两种土壤中水平流动的净化作用及其规律。为屋面雨水绿地渗透方案的工程实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22.
这部地图集以江泽民主席“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指示精神为指针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 ,全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空间结构 ,是一部多学科相结合、综合性强的大型学术成果。大家知道 ,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建国以来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 ,目前人口规模已达 1 2亿多人。由于人口的压力和工业高速增长 ,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已不同程度地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虽然我国政府自实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以来…  相似文献   
623.
挖掘湖泊底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挖掘湖泊底泥是减少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性氮、磷元素的主要手段,但若挖掘不当,则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导致水体氮、磷平衡破坏,富营养化加剧,从湖泊底泥挖掘可能导致水体营养元素平衡破坏的成因入手,探讨了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4.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各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2000~2014年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空总体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呈现出由渐进式集聚向缓慢扩散的发展趋势。(2)从空间聚类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地区。(3)从空间分布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集聚态势增强,但在地理空间的差异上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且不同集聚区在不同空间范围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扩展与收缩态势。(4)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及创新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25.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626.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其进行负载,制备出不同类型的光催化材料(TiO2-EP、Ag+-TiO2-EP),并在模拟日光条件下,研究其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浸渍3次且担载0.04% Ag+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在光催化剂用量为0.3 g,20 mL初始浓度为10 mg/L甲基橙溶液光照4 h后降解率可达81.6%,且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服从一级动力学方程。回收3次后仍有较强的活性,其2 h降解率为24.8%。  相似文献   
627.
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和H3P04活化法制备了比表面积为1312m^2/g和682m^2/g的活性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孔隙发达的活性炭样品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K2CO3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具有更多的微孔结构;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活性炭吸附时间的延长,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呈现逐渐降低和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当pH值为6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佳;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Qm最高可达476.2mg/g;热力学参数△G^0△H^0和△S^0均为负值,表明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628.
滇池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滇池碳、氮,磷时空分布、藻类动力学,浮游动物动力学以及沉积与营养源释放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动力学模型,并与箱模型耦合,建立了生态动力学箱模型。模拟了浮游植物,计算了TP,TN和COD的水环境容量和削减量。所得结果较好地与实际符合,为滇池的水污染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9.
为避免消防员在处置小餐饮场所火灾时造成的亡事故,本文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提出消防员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为消防员对安全意识不足、消防员伤亡事故教训得不到充分吸取、高精尖装备用得少等,并提出加强对事故视频学习、把基层消防站指挥员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之一、大队及以下防火检查干部和消防站干部每3年互换岗位等对策。  相似文献   
630.
乙草胺与Cu,Zn对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草胺与Cu,Zn(以毒性单位配比为1∶1,1∶4和4∶1以及1∶1∶1构成的二元或三元混合体系)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和斑马鱼(B.rerio)胚胎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AI)对联合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种物质混合毒性配比不同时,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混合体系对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表现出不同的联合毒性效应,乙草胺与重金属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主要以拮抗为主,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则主要以协同为主,说明受试生物不同,其对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