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本文在考虑影响构造判别图解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选择地球化学数据指标进行构造环境判别时应遵循的原则 ,并建议使用模糊ISODATA法进行构造环境的判别  相似文献   
103.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人经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难以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104.
这里水急流险,浪大波汹,荡舟其间,波逐浪涌,大起大伏。两旁银珠飞溅,水气氤氤,迷幻朦胧间。但见沿岸古木盘根虬须。怪石雕花犹画。奇花异卉叠出。珍禽怪兽喧嚣。俨然神仙境界。加之岸边斜出水面的树根。或如凤首。或如龙须。或如蛇蟒。更有象孔雀开屏,美女莞纱,仙翁吹髯,千奇百态,形神毕肖,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05.
总悬浮微粒与飘尘浓度的相关分析魏贵臣,袁月梅,段玉环(许昌市环保局,河南461000)(许昌市环境监测部,河南461000)总悬浮微粒系指100μm以下的颗粒物;飘尘系指10mμm以下颗粒物。飘尘能长期飘浮于空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并能降低光照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106.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超循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的设计、建设和评价,应从人、社会、自然3个层次和城市的结构、功能、协调和目标4个方面来进行定位,最终达到完善结构、提升功能、增进协调、城市优美和谐的目标。城市超循环体系是生态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具有企业、产业、城市、区域4个基本层次,其循环体系、模式、功能和目标均各不相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超循环体系构建具有在理念上的一致性、结构和功能上的嵌套性、目标和发展机制上的同一性,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城市或国家整体中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多元文化的生态意识在生态理念方面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地震非均匀度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开展了震例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地震非均匀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在震中及附近地区存在明显的地震非均匀度中短期异常,2001年2月23日雅江6.3级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前的首发地震,具有前震指示意义;根据近期GL值时空演化图像,探讨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震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蜈蚣草是砷(As)的超富集植物,为了研究CaO、MgO以及白云石对蜈蚣草燃烧过程中砷迁移规律和赋存形态的影响,利用管式炉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在400~700℃温度区间固砷效果明显,MgO的固砷效果最佳、CaO其次、白云石最差.CaO和MgO的最佳固砷温度为500℃,最佳固砷效率分别为17%和14%;白云石的最佳固砷温度为700℃,最佳固砷效率为10%.燃烧温度在400~500℃时,掺混添加剂会使底灰中可溶砷的比例提高约5%,这是由于温度较低时,这3种添加剂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对砷进行固定;而当温度超过800℃时,底灰中可溶砷的比例降低约10%,这是由于添加剂影响了底灰对砷的自固定,减少了可溶性砷化合物的形成.当温度低于700℃时,掺混添加剂会使底灰中出现少量As3+.  相似文献   
109.
郑州市PM2.5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飞  姜楠  段时光  孙有昌  郝祺  张瑞芹 《环境科学》2020,41(11):4813-4824
为了解析郑州市PM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同时为了研究不同季节以及市区和市郊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四季在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市区)和郑州大学(市郊)点位共计采集环境PM2.5有效样品1284个.通过离子色谱仪、碳分析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别测试得到9种无机水溶性离子、两种碳组分和27种元素浓度,分析了郑州市城郊PM2.5中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使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后向轨迹法和潜在源贡献因子法,研究了郑州市城郊不同季节PM2.5的来源差异.结果表明,市区和市郊点位年平均PM2.5浓度达到(59.7±24.0)μg ·m-3和(74.7±13.5)μg ·m-3,郊区点位(除冬季外)季节平均浓度均高于市区点位,季节均值呈现冬季 > 秋季 > 春季 > 夏季的变化.市郊春季受地壳物质的影响较大,夏秋两季全部组分浓度均高于市区;冬季市区受燃煤源和机动车源影响更大.Cu、As、Zn、Pb和Sb受到人为源的影响强烈,市区富集程度更大,Zn、Cu、As和Pb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源解析结果显示,两点位春夏秋冬四季均分别受到扬尘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和燃煤源的较大影响,此外,市区四季受二次污染源和机动车源的影响较大,而市郊秋冬季受生物质源影响较大.来自山东的气团、西北方向的气团(除夏季外)、南方气团(除冬季外)对郑州市PM2.5的污染水平影响较大,其潜在来源区域主要为省内及与邻省的交界处.  相似文献   
110.
松科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分亏缺是制约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植物通过形态、生理以及分子水平来适应水分亏缺.渗透调节使植物在低水势下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是植物忍耐水分亏缺的重要生理机制.干旱胁迫下,植物形态结构变化有利于水分吸收和传导,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生物量向根部的分配增加,叶面积/边材面积比发生变化,这种生物量分配转移提高了根和茎向叶片输水能力,从而防止气穴现象;干旱胁迫容易引起光能过剩,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合器官产生潜在的危害.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是光保护的主要途径;同时酶促及非酶促系统也是防止光合器官破坏的重要途径;脱落酸作为一种激素逆境信号,活化了与抗旱诱导有关的基因.本文从形态变化、渗透调节、气穴现象、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脱落酸以及分子机理等方面阐述了松科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对耐旱指标的筛选进行了讨论,干旱胁迫下,各耐旱机理相互制约,需要联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整个植物对干旱的反应.参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