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生物滤塔处理含氨气体的长期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氨恶臭气体的处理,选用堆肥和污泥颗粒作为填料,研究了生物滤塔长期运行(210d)处理氨的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在低负荷(NH3浓度<110 mg·m-3)条件下,生物滤塔对氨的去除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氨去除效率达到99%以上;随着负荷的不断增加,到实验后期,当进气浓度大于190 mg·m-3时,氨去除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群体感应对反硝化菌株定植(即生物强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反硝化功能基因napA表达结果表明,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能够在反应器中成功定植.通过对不同反应器中信号分子的测定发现,群体感应有利于菌株的定植,硝酸盐的去除效率由55%±3.0%提升至81%±3.8%.在菌株定植成功的反应器中加入群体感应淬灭酶后,信号分子失活,促使反应器中硝酸盐的去除率进一步提升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泥炭生物滤塔处理低浓度H2S气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泥炭生物滤塔处理含低浓度H2 S恶臭气体的技术 .实验考察并研究了气体停留时间和H2 S进气负荷对H2 S去除率的影响 ,生物滤塔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 .结果表明 ,当停留时间为 2 5— 30s时 ,进气浓度为 3— 70mg m3 ,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 .  相似文献   
14.
沉淀法、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法和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试验结果表明 ,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处理 ,对废水中氨氮其去除率小于 10 % ;磷酸铵镁沉淀法氨氮去除率最大可达 6 3% ;吹脱法在 p H>9.5、温度 >5 0℃条件下吹脱 6 h后吹脱效率即可达 5 0 %以上 ,吹脱所需费用为 7.36元 / t,而且吹脱过程中 SO42 - 也被大幅度削减 ,因此应用于实际生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廉价的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替代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废水的处理。目前对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基质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文章从微生物生态的角度论述了微生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水生植物对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目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引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0倍。微生物通过甲烷厌氧氧化(AOM)可以减少自然环境中该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大作用。根据耦联反应的不同,可将AOM分为3类,包括硫酸盐还原型、反硝化型以及铁锰依赖型。系统地介绍了AOM的类型及参与的微生物的特性,并对未来更多的AOM微生物的发现以及机理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甲烷排放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问题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问题,包括膜污染的数学模型,膜污染种类以及防止膜污染的设计与操作,膜清洗等.  相似文献   
18.
以富集聚磷菌的活性污泥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效果、微生物胞内聚合物(PHA)代谢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反应器运行6 d后,进水氨氮浓度为1、5、10、15和20 mg·L-1的系统除磷效率最终分别稳定在0、4%、80%、98%和65%左右.试验前后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