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工业生产体系的基层班组安全压力难以缓解,梳理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主要问题,结合安全复杂学理论,以简化的发电厂汽轮机EH油压保护工艺单元为例,剖析维修作业过程的多种风险涌现机制,阐明了基层班组技术系统的安全复杂性,明确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应对安全风险涌现的不足。提出基于技术系统时空风险公式的核化安全策略,罗列了4种风险成分的主要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班组层面的关联化、信息化手段,分析了企业整合班组策略的作用点与总体步骤,并为安全信息化技术指出新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2.
易志刚  王新明 《环境科学》2011,32(8):2236-2239
通过静态箱采样和Entech7100预浓缩仪-GC-MS分析了半胱氨酸、硫化钠和硫酸钠对土壤吸收或释放羰基硫(COS)、二甲基硫醚(DMS)、二硫化碳(CS2)和二甲二硫醚(DMDS)等4种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VOSCs)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半胱氨酸后,土壤由COS和CS2汇转变为源,DMS和DMDS通量显著增加,且...  相似文献   
183.
茉莉酸受体蛋白COI1(coronatine insensitive 1)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鉴定分析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家族,预测其潜在的分子功能,了解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应答胁迫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进行家族成员鉴定,氨基酸序列、结构域、基因结构、进化分析以及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结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Cs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茶树茉莉酸受体CsCOI1家族有两个成员,均含有F-box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RRs)两个结构域;单子叶、双子叶的COI1蛋白各聚一支,且与蜜柑进化关系较近;茶树COI1基因家族两个成员均含有3个内含子,启动子顺势元件主要有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光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说明茶树CsCOI1基因具有较强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sCOI1a基因在室内萎凋后表达显著上调,且15 min、30 min日光萎凋后CsCOI1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茉莉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推测CsCOI1基因可能通过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乌龙茶加工中萎凋的胁迫响应过程,该结果可为乌龙茶加工品质调控奠定基础.(图8表2参30)  相似文献   
184.
粪肠球菌是一种通常寄居在人和动物胃肠道中的机会致病菌,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可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得抗生素抗性。纳米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 MoS_2)是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缺乏对纳米MoS_2完整的生物安全评价。本研究以粪肠球菌为接合模型,将纳米MoS_2加入接合体系中研究其对信息素诱导质粒pCF10接合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MoS_2具有促进接合转移的作用,其中25 mg·L(-1)的纳米MoS_2促进效果最明显,可以将接合频率提高5倍~8倍。因为纳米MoS_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接合转移调控基因的表达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纳米MoS_2具有吸附性能,而且又是片层状的结构,这使得其可以附着在细菌表面,促进细菌的聚集,进而促进pCF10质粒接合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5.
石英E1′心是一种重要的顺磁性缺陷,其热活化ESR信号强度的最大值有许多新的应用,但对于获取E1′心信号强度最大值的方法尚存不同的认识。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石英E1′心信号的增强机理及石英E1′心ESR信号强度最大值的获取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量了两个冰碛物样品在300℃等温加热前和加热后石英E1′心的ESR信号强度,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石英E1′心信号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是由于伪E1′心的形成而造成的;而石英E1′心信号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减弱可能是因为辐照使已增强的E1′心产生衰退。300℃的等温热退火实验(分为15 min和20 min)结果表明:获取E1′心ESR信号强度的最大值需要人工辐照,人工辐照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更多的空穴,而且可能更有利于氧空位向E1′心转化。  相似文献   
186.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福州市大气样品,并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mECD)分析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气ΣHCHs浓度范围为28.04~413.0 pg/m3,总体而言,城区高于郊区,夏季高于冬季,气相高于颗粒相;气相中HCH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夏季气相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颗粒相,而冬季气相与颗粒相中HCHs浓度基本相当.4种HCHs异构体中,气相与颗粒相中均是δ-HCH相对含量最高.大气ΣDDTs浓度范围为146.5~897.8 pg/m3,总体而言,郊区高于城区,冬季高于夏季,颗粒相高于气相;气相中DDT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冬季颗粒相中DDTs浓度显著高于气相,而夏季颗粒相与气相中DDTs浓度无显著差异.4种DDTs异构体/同系物中,气相中o,p′-DDT的相对含量最高,颗粒相中o,p′-DDT和p,p′-DDT相对含量较高.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城郊大气中HCHs非历史污染,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大气中可能存在DDTs输入,并可能有大量三氯杀螨醇的输入.  相似文献   
187.
吕志刚  赵春辉 《安全》2012,33(11):31-32
正2011年,某钢厂3#转炉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响爆,造成钢水喷溅险肇事故。1事故经过2011年某日10:00左右,丁班3#转炉冶炼GR4161E1直上开机第一炉,装入量120t铁水、12t废钢,3t生铁,铁水温度1262℃。10:05,炼钢工刘某下氧枪开始冶炼,10:19提枪检查,炉内火焰正  相似文献   
188.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的高能耗产业,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大局意义重大。绿色施工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理念,是建筑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措施。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活动中的污染源和能耗源进行追溯和辨识,综合管理、技术、经济等要素,并参照我国绿色施工相关规定,探讨构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绿色施工综合评价标准体系,进而利用突变级数法,设计了绿色施工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相关工程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评价结论客观与准确,并可以发现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生产活动中缺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9.
为了解聚糖菌在污泥颗粒化中的脱氮能力及其微生物生态特性,采用反应器工艺、批式试验、显微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评估其反硝化能力,揭示其微生物群落的微观结构,探索聚糖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粒径污泥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对有机物的吸收率稳定在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指数(SVI10)稳定在30-50 mL g-1,远低于接种污泥的108.2 mL g-1.聚醣菌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和70%,氮气为主要气态产物.聚糖菌颗粒污泥被大量的四联球菌结构所充斥,丝状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构架和搭桥的作用.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聚糖菌可生存于各尺寸颗粒化污泥内;而聚磷菌受到严重抑制只能较少地分布在颗粒污泥的外围空间.上述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采用厌氧搅拌—排水—好氧曝气的处理模式成功培育出具有聚糖特性的颗粒化微生物聚集体,培育成功的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具有良好的反硝化特性.在整体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中聚糖菌为优势种群.图8表1参19  相似文献   
190.
为了阐明枳椇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发展趋势,保护现有资源,对麻城五脑山枳椇天然种群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种群龄级动态,编制了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行了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枳椇种群龄级结构动态指数V_(pi)=51.58%0,呈增长型;环境筛的抑制出现在第Ⅳ龄级,其后种群动态趋向稳定;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接近Deevey-Ⅱ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林下更新层幼苗数量较大,种群具有较强增长和恢复能力.研究表明,枳椇种群的生长发育符合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种子库充足,种群处于稳定增长型.种群保护应避免景区建设对种群更新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