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是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发展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探测技术、获取海洋大气边界层内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的高精度垂直探测信息,对于提高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污染来源、化学机制和传输过程认识、提高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在近海海洋大气探测设备研发、关键技术发展和近海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当前我国已发展了包括海洋大气廓线激光雷达、湍流交换测量、海气通量观测、海洋气溶胶探测设备等一系列近海海洋边界层探测技术,解决了沿海海洋地区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技术瓶颈,并基于这些探测设备与技术开展了大量近海海洋大气污染研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近海海洋地区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与能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有积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2.
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联通齐齐哈尔 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测量与分析 ,明确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3.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竖直方向传播规律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高层建筑物内火灾烟气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使用FDS4 0测定了典型高层建筑物在防火门的开启状态下各层楼梯间及走廊中火灾烟气的温度和CO,O2等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中和面以上各层危险性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中和面以下各层则以靠近火灾层而危险性增加,中和面附近各层危险到来时间相对滞后,同时随着火灾的发展,中和面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4.
利用铁盐溶液,通过气体超微细分散式吸收反应器和电化学再生系统结合的反应器,对中高浓度含硫恶臭气体进行吸收及电化学再生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液位高度为55 cm、温度为20 ℃和H+浓度小于1.5 mol/L时,进气浓度小于1 000 mg/m3时,含硫恶臭气体处理效率可到达96%以上.当液位高度为55 c...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mg/L时,界面张力为34.3mN/m,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界面张力为5.2 mN/m。采用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含水层进行清洗处理,在固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g∶2mL的体系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000mg/L,120r/min、10℃下振荡12h,石油烃去除率达70.82%。污染含水层柱冲洗结果表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3 000mg/L时,10倍孔隙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冲洗后,分别从污染砂样中去除41.81%和63.30%的石油烃。  相似文献   
196.
对某厂丙烯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为降低丙烯腈污水预处理池出水氨氮的浓度,在原有池体即生物倍增池末端增加反硝化工艺去除氨氮,节省了投资成本、减少了改造时间。污水池改造,氨氮、COD去除率分别为87%,77%,TN、CN去除率分别为66%,93%,达到了去除出水大部分氨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7.
为探究2013—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废物 、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驱动因素,采用了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7年成都平原工业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增长为强脱钩状态,其中排放强度效应是主要因素,即工业技术的发展抑制了工业废物的产生;医疗废物...  相似文献   
198.
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源地和传输路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0—200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沙尘天气过程的卫星遥感资料,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确定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过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 4月最多;从历年统计资料看,北京地区沙尘次数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浮尘日数有所增加.根据沙尘源地的起沙情况,将沙尘源地划分为初始源地和加强源地.境外初始沙尘源地位于蒙古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境内位于中国与蒙古国边界;境内加强源地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沙漠、戈壁和沙化草原地区,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和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开垦地.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主要包括北路、西路和西北路,其中以西北路和偏北路为主.   相似文献   
199.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黑白瓶法调查了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探讨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光照强度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河口、峡口、吴家湾和平邑口总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为6.33、3.89、6.51和4.67 gO2/(m2.d);平邑口、吴家湾、峡口、河口0~5 m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6.95、6.78、5.17和4.65 gO2/(m2.d)。除平邑口的最大生产力出现在水下0.5 m以外,其余3个样点的生产力垂直变化均表现为表层最高,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吴家湾、峡口、河口三位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对应水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平邑口位点相关性不明显。香溪河库湾1 m水深以内的群落代谢率平均值为4.0,推测夏季水华期间该水体1 m水深以内的浮游植物群落为自养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200.
含油废水有机物组成复杂,常规工艺处理难度大。文章采用SnO2电极搭建电氧化(EO)系统处 理含油废水,通过响应曲面法(RSM)模拟分析EO过程中电流密度、次氯酸钠体积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能耗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RSM模拟结果显示,COD去除率和能耗均与3个变量 遵循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犘 值≤0.0043),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0mA/cm2,次氯酸钠体积浓度2.67%,反应时间1h,此时COD去除率为80.8%,能耗为120.8kW·h/m3。在分析EO反应机制时发现,单独次氯酸钠反应、单独EO反应、次氯酸钠+EO组合反应时COD的去除率分别为18.4%,36.6%和87.5%, 显示次氯酸钠+EO组合是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优势工艺,当装置放大后,处理能耗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