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不同N、P水平对龙须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水N、P营养水平对龙须菜的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N、P加富对龙须菜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N、P同时加富可以显著促进龙须菜的生长;其相对生长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加富处理在培养后期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增加;N加富促进了龙须菜的光合作用,使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自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搪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2.
长沙“百里茶廊”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测定了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了其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土壤全铅、全汞、全镉、全铬、全砷和全镍含量值基本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平均含量值分别为42.7、0.068、0.074、92.2、12.4和19.5 mg/kg.均低于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 5020-2001)所要求的最低值.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且汞、镉、镍元素的含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除湘丰茶场土壤铬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837,处于警戒级别土壤质量尚清洁外,其它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处于安全级别土壤清洁无污染.6个茶叶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表明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安全级别土壤清洁无污染.适合无公害茶叶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3.
通过对澧阳平原大量的野外考察、典型剖面玉成(YC)黑褐色土壤剖面的系统取样和室内粒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OSL和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黑褐色土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黑褐色土的形成年代、形成过程与形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黑褐色土层XREE变化范围分布在184.63-264.261μg·g-1,其平均值为207.93μg·g-1;低于剖面的∑REE总平均值219.87Pμg·g-1,与洞庭盆地的红土∑REE平均值(211.6μg·g-1)大体相当,但明显高于镇江下蜀黄土(207.7μg·g-1)和黄土高原黄土(159.2μg·g-1),表明YC剖面黑褐色土上经过了相对较强的风化成壤作用.YC剖面黑褐色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该剖面黄土层、黄土高原黄土、镇江下蜀黄土和洞庭盆地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沉积物的分布模式具有一致性,而与河流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和基岩风化红土在稀土的分布模式上具有明显差别.而且,YC剖面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分布,与典型河流相的双峰粒度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YC剖面位于澧阳平原中部台地上,比周边高5-10m,不可能是洪水作用沉积物;野外调查进一步表明,沉积物无水流作用痕迹;OSL和AMS14C年代测定表明,黑褐色土层形成的年代对应于23.8-10.6 ka BP,此年代对应于末次冰期的晚期,其形成于相对冷湿的气候环境.因此,黑褐色土层及其上、下部的黄土层均为风成堆积物.  相似文献   
184.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La^3+-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光谱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2光催化剂晶型结构为锐钛矿型。考察了pH值对甲基橙在纯TiO2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以及掺杂量对吸附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得出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的吸附较好。镧(La^3+)掺杂量的TiO2对甲基橙的吸附实验表明,La^3+的掺杂显著提高了甲基橙在Ti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吸附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5.
地下河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在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来源,采用GC-μECD对17个代表性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OCPs的含量范围是7.29~222.42ng/g,平均值为46.15ng/g.HCHs、DDT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HCHs的含量范围是0.55~26.54ng/g,DDTs的含量范围是4.31~213.50ng/g.HCB的检出率达到88%,其含量范围是n.d.~1.78ng/g.研究区土壤中HCHs可能来源于工业HCHs残留和林丹的混合源,且由于环境影响,土壤中HCH的同系物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DDTs主要来源于工业DDTs的非法使用,而非三氯杀螨醇类型的DDTs,并且仍有新的DDTs输入.与国内其他地区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区土壤中HCHs、DDTs的残留水平较低;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研究区内土壤中HCHs和DDTs的含量均高于德国、埃及、罗马尼亚土壤中HCHs和DDT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6.
固城湖及上下游河道富营养化和浮游藻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9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在固城湖及芜申线高淳段航道选取19个调查站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理化特征、细菌总数、浮游藻类种类、数量等指标,并采用富营养状态指数法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固城湖上游水阳江和固城湖湖区水质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官溪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和下游胥河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并且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在下游逐渐增高.目前固城湖及其上下游河道水质主要为氮磷污染,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影响较小.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9门22科36属74种.4月份固城湖湖区蓝藻数量占优势,达56%,其次是绿藻;上下游河道以绿藻和隐藻占优势,比例在30%左右.而7月份所有采样点蓝藻数量占绝对优势,均在80%以上,湖区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87.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降雹过程中的VIL,再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回归处理技术,对2004~2006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雹云单体的VILmax与对应地面冰雹最大雹径(简称:Rmax)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Rmax与对应单体VILmax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8.
毛少华  金光  何宁  陈晓朝  陈永海  闻宗军 《安全》2014,35(11):43-45
1指差确认和5S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指差确认是一种通过协调并用身体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大脑意识、身体动作、口诵及听觉),增加操作注意力达成标准作业的方法,以确保安全、品质、环保、效率等项目达成目标。也称为指差称呼、指差唤呼、指差呼唤、指差呼称、指差确认呼称等。  相似文献   
189.
白洋淀湿地补水的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洋淀在特别枯水年情况下,设计按最小生态水位补水、按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和不补水3种方案,对补水后湿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相比不补水(即只使用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权提供入淀径流)产生的变化进行计算,并运用市场价值法、类比法和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各类服务功能变化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得出白洋淀湿地补水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按最小和适宜生态水位补水,补水量分别为12 610×104和26 819×104 m3,补水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57 036× 104和135 646× 104元,其中间接使用价值分别为52 255× 104和124 244× 104元,分别是直接使用价值的10.93和10.90倍;按最小和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单位补水量的生态效益分别为4.5和5.1元·m-3,2种方案补水的生态效益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190.
江苏潮滩湿地不同生境互花米草形态与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江苏潮滩湿地不同生境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种群生境特征、形态与生物量分配特征的分析,研究籽实成熟期互花米草形态与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潮滩湿地自海向陆不同生境间互花米草单株地上生物量、各形态指标、叶生物量比、繁殖分配Ⅰ和繁殖分配Ⅱ差异均显著(P<0.05),且与形态指标及其他生物量分配指标相比,繁殖分配的变异系数最大.(2)互花米草发生地米草生长时间最长,各形态指标(除种子数外)及单株地上生物量均最高;定居时间为1 a的米草各形态指标及单株地上生物量均最低.互花米草单株地上生物量及各形态指标分别与种群定居时间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单株地上生物量、茎长、叶长、叶宽、茎直径和种子数与种群定居时间均在α=0.01或α=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3)互花米草各形态指标(除种子数外)与土壤有机质、土壤总氮间均在α=0.01或α=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总氮是引起互花米草形态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4)互花米草各生物量分配指标与种群定居时间及土壤环境因子间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不显著,在特定的生境中互花米草特殊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可能是其适应并成功入侵江苏潮滩湿地不同生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