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锅炉操作与保养(续)$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保护处 @姚永春 @张克勤  相似文献   
162.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影响光合作用过程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即光合作用率与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因子:光、温、水和气(CO_2)。提高衣业生产水平就是改善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充分利用光、温、水、气等自然气候资源。作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太阳光谱0.4一0.7μ光谱区  相似文献   
163.
由上海市环保局科技人员完成的“污染物超标当量”的研究课题,最近在沪通过了鉴定。“污染物超标当量”可作为衡量企业、行业、地区水环境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在横向与纵向上均具有可比性的优点。污染物超标当量的数学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4.
一、引言农田蒸发力是为农、林、牧业生产及其它有关科学研究所需的最基础的数据。由于蒸发力是评价水分的基础,因此它在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利用、农业区划及国土整治巾受到高度重视。农田蒸发力尚欠观测数据,故目前仍需  相似文献   
165.
紫外二元光度法测定废水中2-甲基吡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惠中  李明 《化工环保》1991,11(2):104-107
本文研究了在干扰物质苯达松存在下用紫外二元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2-甲基吡啶。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好,2-甲基吡啶最低检出限为0.15毫克/升。  相似文献   
166.
    
<正>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它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1976年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就死亡2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地震又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至今还没有达到实用化的地步。而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为房屋倒塌和工程设施的破坏,世界上发生的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建筑物倒塌造成  相似文献   
167.
间苯二胺生产过程产生的精制废水含有一定数量的邻硝基苯磺酸钠和少量的对硝基苯磺酸钠。采用脱硝、还原-浓缩、酸析-水洗、脱色、重结晶的处理工艺,可回收染料中间体邻氨基苯横酸。  相似文献   
168.
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二甲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惠中 《化工环保》1993,13(6):371-373
1 前言二甲胺的定量测定报道最多的是气相色谱法。以2.4-二硝基氯苯、顺丁烯二酸酐-氯乙烯共聚物、二硫化碳-铜氨试剂及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碘化钾作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也有报道。我们进行了次氯酸钠-碘化钾作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二甲胺的试验,在碱性介质下,使次氯酸钠与二甲胺反应生成氯胺,用加入亚硝酸钠的方法除去过量的次氯酸钠,氯胺与淀粉-碘化钾试剂形成蓝色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达2.4×10~4。二甲胺含量在0.2-1.6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对  相似文献   
169.
一、引言研究太阳辐射和地表辐射平衡对深入研究气候形成、地表能量转换、生态系统结构特性以及国土整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四川省内近200个台站30年整编的气候资料,并结合自然地理景观,选用多种计算公式进行对比,然后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全省辐射平衡各分量逐月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0.
滇中亚高山5种林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分布情况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滇中亚高山地区5种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高山栎林(Quercus semicarpifolia forest)、华山松林(Pinus armandii forest)、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 forest)、滇油杉林(Keteleeria evelyniana forest))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显著差异,5种林型各层土壤中C、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9-15.07、0.34-0.97和0.23-0.32 mg·g~(-1),各土层土壤C含量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各土层土壤N含量除30-40cm外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土壤P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林型各层土壤C/N、C/P、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16.42、6.69-43.97和1.16-2.84,各土层土壤C/N均表现为云南松林和滇油杉林显著低于其他3种林型,C/P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最高,N/P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5种林型土壤C、N、P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阔叶林土壤C、N、P三者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针叶林土壤C、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与C、N之间相关性则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