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0%。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2>ClO2Cl2+ClO2>源水,Cl2+ClO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相似文献   
72.
冷原子荧光法测汞中氯化亚锡保护剂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原子荧光法测汞,需用氯化亚锡溶液作还原剂,一般加入锡颗粒作保护剂,但仍在一周左右就浑浊失效.为此,以EDTA作保护剂,可使氯化亚锡溶液常温下稳定3个月以上,且不易在测汞仪还原瓶内壁上产生积淀.  相似文献   
73.
清水塘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清水塘地区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提出了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及土地利用构想。  相似文献   
74.
湘江铜霞段镉环境容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累积性重金属污染物,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是第一类污染物.为了控制湘江铜霞段的镉污染,根据该段水环境功能要求及水力学特征,在分析多年水文参数和相应环境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稳态二维模型建立了该江段镉环境容量模型.经用该段2002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份的有关监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38%~21.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模型可用于该江段镉环境容量及水体中镉浓度时空分布的预测预报,对强化该江段环境管理、实施区域含镉废水污染源总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基于GF-2卫星影像数据、路网数据、POI数据,应用缓冲区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凤阳县在宜居城市维度中的典型指标城市综合医院覆盖率和公交站点覆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凤阳县城市综合医院覆盖率为91.98%,评价结果为良,布局合理,可进一步优化;公交站点覆盖率为80.11%,评价结果为中,虽基本满足居民公交可达需求,但覆盖能力不足。23项宜居城市维度指标评价结果为6项优、9项良、4项中、4项差,总体优良比例为65.22%,表现良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平衡性和共享水平有待提高。GIS可视化特征能更直观地识别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城市宜居性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76.
工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行业,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关注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方案,致力于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提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和优化路径,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以3E系统(经济—环境—能源)为基础,综合分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生态化发展决策模型,通过最优化动态模拟方法开展趋势预测和路径研究。通过辛集工业园区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对其生态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业园区综合战略和实施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最近,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6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特种防护服装检测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场评审。通过现场试验考核、现场提问考核、原始记录评审、检测报告评审及现场座谈等活动,评审组了解了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查看了实验室的设备、设施及环境条件。考察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其限制范围。评审组认为,该实验室已具备了按照100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8.
采用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生物难降解的采油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 ,Fenton氧化技术不但对采油废水中有机质有较好的去除率 ,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在H2 O2 的投加浓度和Fe2 + 与H2 O2 的摩尔比分别为10mmol/L和 0 .1的条件下 ,经过 30min氧化后可使废水BOD值由原来的 5mg/L上升至 4 0mg/L ;同时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 ,废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分子量逐渐降低。 30min氧化后的废水经过生物处理 ,其出水COD值为 10 2mg/L ,可以满足国家综合污水外排标准 ,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该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的运行成本为 1 4 7元 /t。这一技术在解决石油行业采油废水的外排达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城市道路尘土粒径与城市径流污染物关系密切,是地表污染物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城市地表径流水质和排水管网以及下游纳污河道的水环境。选取天津市西青区4个级别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共12个断面43个采样点,对道路尘土的采样方法进行规范化后,采集了5种下垫面,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隔离带(机动车道)、隔离带内草地以及道路侧边绿化带等处的尘土或表土样品共129个。粒径分析表明,除支路之外,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各处尘土的平均粒径差异明显。各级道路不同下垫面上的尘土粒径主要分布在0~50μm范围内。在不同下垫面上,道路级别越高,尘土粒级分布越小且越集中,道路级别越低,尘土粒级分布范围越广。各断面的尘土粒径都呈非正态分布,主要呈双峰变化,少有单峰,峰值粒径主要出现在50μm和400μm左右,粒径最大值、最小值也与道路级别有关。一般地,同一断面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隔离带的尘土粒径范围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粒径所占比例不同。不同级别道路粒径特征的差异主要受道路功能、周边环境和道路清扫方式的影响。快速路和主干路交通功能显著,汽车扬尘对尘土粒径的影响较大;次干路和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周边环境复杂,尘土累积量较多,粒径较大;机械水洗清扫可大大降低尘土总量和尘土粒级,而人工清扫对尘土总量和粒级影响有限。道路尘土粒径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与污染状况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可为城市道路清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农业活动干扰下地下水无机碳循环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识别浅层地下水污染来源及污染过程,选择我国北方某集约化蔬菜种植基地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以及溶解性无机碳(DIC)碳同位素组成,探讨浅层地下水来源以及DIC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和SO42-为主,沿地下水流向,水化学类型由HCO3?-Ca2+-Mg2+型转变为HCO3--SO42--Mg2+-Ca2+型;浅层地下水δD组成范围为-69.6‰~-52.7‰,均值为-63.5‰,δ18O组成范围为-9.29‰~-6.80‰,均值为-8.45‰.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重要补给来源,靠近河水的浅层地下水还接受地表水的补给;浅层地下水δ13CDIC组成范围为-11.76‰~-5.85‰,均值为-10.43‰.浅层地下水DIC来源包括土壤CO2、碳酸盐矿物以及有机质分解.河水DIC侧渗对局部浅层地下水DIC碳同位素造成影响,化学肥料引起的酸性物质参与碳酸盐矿物风化作用以及浅层地下水CO2去气作用对地下水δ13CDIC组成产生影响,在利用DIC碳同位素识别地下水污染来源时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