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作为重要的人为活动因素之一,对其两侧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以深圳市为例,从道路等级和道路密度出发,采用缓冲区分析和城市化影响指数,研究了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存在显著影响,主干道路和街巷道路的影响范围分别为1 200和800 m;在道路高、中、低密度区内,道路的影响范围分别为600,1 200和1 000 m;主干道路对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形式是园地,街巷道路是建设用地;在道路高、中、低密度区,道路影响范围内面积比例占主导地位的分别为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林地.研究区内道路的影响范围已占深圳市总面积80%左右,目前道路影响范围外区域主要零散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探讨了道路等级和道路密度在道路对土地利用影响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2.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多时段的卫星影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深圳市14条主要道路的代表性影响路段,用城市化影响指数(U)表征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社会经济背景、地形条件、道路等级和道路运营年限为道路特征参数,基于相关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的模式及其成因.研究发现,道路特征参数对两侧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社会经济背景是道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道路运营年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路近距离区域,道路等级在中距离区域,而地形条件影响主要在远距离区域.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模式分为3类,即山峰型、递减型和山谷型,而不同道路特征参数被认为是导致道路影响模式差别的主要原因.根据U值变化的曲线拟合分析得到各道路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影响范围较大,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西部地区道路影响范围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水泥生产废水处理回用工程可行性、经济性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即:无机混凝剂(PAC)+高分子助凝剂(PHM)的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4.
第三届全国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最近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吕海燕处长主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邓瑞德副处长到会讲了话。 这是一次换届会议。新一届技委会由22名委员组成。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闪淳昌局长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后勤部  相似文献   
115.
环保产业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贡献 ,是战略性产业。人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 ,建立我国环保产业有效的调控激励机制 :从加强环保产业的驱动因素入手 ,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植政策 ,加强技术创新 ,构筑环保产业大市场格局 ,促进环保产业向深层次快速发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6.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于2000年12月10日至12月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17.
有效微生物(EM)处理食品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有效微生物群(EM)中含有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特点,采用SBR反应器,进行了用EM处理食品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2 000~4 000 mg/L,pH为5.5~6.5时,向废水中投加0.5%~0.7%的EM复壮液,曝气12 h,沉淀10 h,CODCr的质量浓度可降为700~2 000 mg/L,CODCr去除率可达83.0%.   相似文献   
118.
雾霾污染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与环境问题。基于改进产出密度模型,运用地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2015~2017年雾霾污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雾霾污染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各城市雾霾污染状况逐渐好转。(2)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局域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杭州、宁波和台州呈现低-低集聚特征,而滁州、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高-高集聚型,污染区域集中于省界处,污染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城际空间正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雾霾污染对本地区会产生负影响。(3)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工业烟粉尘排放及城市建设均对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能源消耗以及降水等因素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集聚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共享治污基础设施等,形成雾霾污染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采用TD-GCMS法对(竹)香味塑料板不同时期的样本分析,同时和主观气味评价结果相结合,来研究(竹)香味塑料板随时间推移其挥发特性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竹)香味塑料板共检测出33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有不饱和烯烃12种,烷烃类3种,醇类6种,醛类3种,酯类3种,酚类3种,硅氧烷类2种,其他类1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气味等级和烷烃类、酚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α-松油醇、别罗勒烯、香茅醇呈显著负相关(P0.05);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2个对(竹)香味塑料板挥发性性能影响较大的主成分。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掌握(竹)香味塑料板下线后的挥发特性变化,为新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在当代工业企业中,天然式的绿色工厂是没有的,要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全靠企业的领导者们去造化。位居达县洲河之滨的四川华川轻型专用汽车厂的厂区环境,近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凡是去过该厂的人员,无不称赞该厂的环境保护抓得很有生气,给人以很大的启迪。这就是主旋律造就良好环境的真实写照。几年前的华川厂,企业被人们称为“小作坊”似的。职工们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