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1983—2019年37年间多环芳烃降解基因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要的研究国家和机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趋势等,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对多环芳烃降解基因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在该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文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3个学科;②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发文较多,相比其他国家,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合作;③1983—1995年该研究领域侧重于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1996—2019年则大规模展开了对其降解途径多样性的研究,近年来更侧重于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来研究多环芳烃的代谢机理及构建生物降解调节机制;④目前已报道了nahphdnagphnnarnid等6类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功能基因,为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相应支撑.  相似文献   
302.
为了研究河流筑坝对河流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在夏季水体分层期间对猫跳河梯级水库坝前分层采集水样进行了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上游的两座水库存在2个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并影响到了水体N2O的产生和分布。红枫水库整个剖面的氮分布主要受硝化作用控制,而百花湖、修文及红岩水库则表现为上层水体为硝化作用,中层为硝化反硝化共同作用。所有水库表层水和下泄水高饱和度的N2O含量表明这些水体为大气N2O的源。百花湖底层反硝化作用强烈,中间产物N2O大量消耗。底层泄水的方式对于温室气体释放影响重大,因此不同水库下泄水的N2O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与水库运行和调蓄模式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梯级水库过程对N2O的排放影响很大,在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03.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承担着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况为5个方面:①经济性,即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②安全性,即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③系统性,即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④动态性,即低碳目标不是凝固的,而是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⑤区域性,即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区域协作来实现。然后总结了评估城市低碳水平的2种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低碳城市的5大支撑体系,即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04.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孙华山副局长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的情况和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并通报了10月20日晚上22点47分发生的今年最严重的一次矿难一河南省新密市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井下148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305.
经国务院批准,由我国卫生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届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4月19-22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系《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首次由  相似文献   
306.
对长期分别以模拟配水和生活污水为基质运行的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硝化细菌进行解析,对比了2种基质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分别选育的异养AOB菌株a-2-2和YA-2-4L的生长和脱氮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基质的反应器比模拟配水为基质的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生态多样性更丰富。在生活污水为基质的反应系统中挑选的a-2-2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其48 h内NH+4从39 mg/L下降到5.83 mg/L,NH+4去除率为85.06%,其最适生长pH为7.5,而在pH为8时具有最佳的硝化能力,在盐度为0%~4%范围内活性较好,其最适生长温度36℃,但在32℃具有最佳的硝化能力;在以模拟配水为基质的反应系统中挑选的YA-2-4L菌株为不动杆菌属,其48h内NH+4从39.1 mg/L下降到6.95 mg/L,NH+4去除率为82.22%,最适生长pH为7.5,而在pH为8时具有最佳的硝化能力,在盐度为0%~4%范围内活性较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6℃,但在32℃具有最佳的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307.
接枝羧基淀粉去除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可溶性淀粉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了交联淀粉。以Fe^2+-H2O为引发剂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交联淀粉上,再经过皂化制得水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聚合物(ISC)。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结构。用静态法和动态法研究ISC去除水体中Cd^2+、Pb^2+、Cu^2+、Hg^2+、Cr2+等离子的效果及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08.
以湿地植物芦苇、还原铁粉和膨润土为原材料,通过“均质化—碳化—焙烧”工艺,制备用于去除水体中As(Ⅲ)的植物基铁碳微电解材料,对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IR)、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TGA)等方法进行系统表征,结合响应面优化研究对比得到不同植物基生物质前驱体(芦苇秆和芦苇叶)的不同组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植物基铁碳微电解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模型获得的优化制备条件为:芦苇秆植物基铁碳微电解材料为Fe/C=1.06、碳化温度507.87 ℃、焙烧温度751.92 ℃,芦苇叶植物基铁碳微电解材料为Fe/C=1.01、碳化温度498.66 ℃、焙烧温度701.09 ℃,在此条件下5 g制备得到的材料对100 mL 10 mg·L−1 NaAsO2去除率分别为98.12%和97.22%。结果表明:在植物基生物质前驱体的不同组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越高,较低的碳化和焙烧温度能降低材料中灰分含量,提高有效碳元素质量分数,增加微原电池数量;木质素含量越高,高焙烧温度下,氧化及电子传递能力越强,有利于As(Ⅲ)转化为As(Ⅴ),从而提高As(Ⅲ)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309.
以耐盐反硝化污泥(DAS)和反硝化复合菌剂(DBA)为菌源,启动序批式生物膜系统(SBBRs)处理高硫酸盐含氮废水。结果表明,以相对低盐度(1%:12.5 g·L−1 SO42−和5 g·L−1 NaCl)启动系统,在不同菌源和载体条件下SBBRs启动时间均较短(6~11 d),其中以DAS为菌源、载体污泥浸制预处理均能缩短启动周期。提升SO42-质量浓度至25 g·L−1 (盐度2%)和37.5 g·L−1 (盐度3%)后,各装置的硝氮去除率均可维持90%以上,其中3%盐度下悬浮填料系统反硝化完全(>98%),显著高于生物绳系统(91.1±11.7)%。理论TOC/TN比为1.4~7,系统总氮去除率均稳定保持90%以上。优选TOC/TN值为2的实验室内处理石化厂高硫酸盐(2.7%)高氮(TN≈200 mg·L−1)废水,系统适应驯化后可获得稳定高效的总氮去除率,且悬浮填料去除率(>99%)与稳定性均优于生物绳(>90%)。系统硝酸盐还原途径以反硝化为主,且无显著硝酸盐异化还原为氨和硫酸盐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