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焦炉煤气的安全含氧量目前存在一些异议。由此,提出如何确定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惰性气体对含氧量安全限值的影响,探讨了采用化学计算法和作图法能对可燃性气体含氧量作简单确定,用此方法确定焦炉煤气的含氧量安全限值为4% 。笔者认为,焦炉煤气的安全氧含量可适当放宽,以2% 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处理高浓度粉尘的除尘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半于法烟气脱硫工艺,布袋除尘器用来处理该系统中的高浓度粉尘,在国内还没有广泛地应用.通过对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的技术经济比较,说明布袋除尘器优于静电除尘器,并通过中试验证布袋除尘器在此工艺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然沸石和砾石作为生态床系统的人工基质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生活污水厂污泥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大多数天然沸石生态床系统对生活污泥的处理效果优于砾石生态床系统  相似文献   
14.
加入多孔球形颗粒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并考察了在阳极室加入多孔球形颗粒条件下对人工合成污水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多孔球形颗粒后,最高电压从不加颗粒的253 mV提高到280 mV,持续产电时间从5.5 d提高到8 d,COD去除率从78%提高到82.6%。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加入多孔球形颗粒后,系统内阻从286Ω降低到199.4Ω,最大功率密度从78.6 mW/m2提高到114.3 mW/m2。结果表明,微生物易于在多孔球形颗粒上附着和生长,颗粒通过均匀搅拌与阳极表面产生持续碰撞,有利于胞外电子传递到阳极,这一过程大大减小阳极的内阻,增大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而增大输出功率,从而显著提高电池的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沸石粉投加比例对污泥脱水、沉降、干化时间、污泥生态床中植物根部干重的影响,最终选定沸石粉投加比例为6%。在此投加比例下,对污泥生态床中的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花鸢尾床与芦苇床,总磷含量下降分别为13.2%和12.2%;总氮含量下降分别为48.3%和49.2%;硝氮含量下降分别为67.2%和70.2%。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VE)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土壤治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本实验以我国南方典型土壤红壤(粘性较大的土壤)为实验土样,选用最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作为污染物,采用一维土柱通风模拟SVE过程,研究了通风流量、土壤含水率以及间歇操作对苯污染红壤去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土柱垂向气相中苯浓度变化趋势一致,通风初期浓度迅速降低后进入长时间的拖尾阶段,拖尾阶段初期进行间歇操作可降低能耗达到较经济的治理效果.通风流量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净化时间和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两者均存在最佳值.当通风流量为600 mL/min,含水率为17.2%时本实验净化时间降低为36 h,去除率为99.9%,达到了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郑香凤  汪莉  郑天龙  王娟  汪群慧 《环境工程》2013,(Z1):433-436,446
本试验针对含硫化物和硝酸盐氮的人工模拟废水,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采用厌氧生物填料塔进行同步脱氮除硫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该生物填料塔的启动性能及塔内生物膜菌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当S/N(摩尔比)为5∶3,初始pH为8.38.5,温度为28℃,进水硫化物负荷为500 g/(m3·d)时,硫和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7%和87.5%;厌氧生物填料塔中的优势菌群为脱氮硫杆菌,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8.5,温度为28℃,进水硫化物负荷为500 g/(m3·d)时,硫和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7%和87.5%;厌氧生物填料塔中的优势菌群为脱氮硫杆菌,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pH值范围为630℃,pH值范围为67;且经驯化后该菌种对初始硫化物浓度的耐受能力提高到6257;且经驯化后该菌种对初始硫化物浓度的耐受能力提高到6251250 g/m3。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膜保护异烟酸铜微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土壤中的痕量荧蒽(Flt)、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进行了测定. 考察了水温、萃取时间和超声洗脱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Flt的检出限为1.0 ng/g;BbF,BkF和BaP的检出限为2.5 ng/g. Flt的线性范围为2.5~500.0 ng/g;BbF,BkF和BaP的线性范围均为12.5~500.0 ng/g.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4%~13.7%(n9). 采用该方法分析了2种实际土壤中的4种多环芳烃,回收率为34%~90%.   相似文献   
19.
20.
污水中磷的回收和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污水中磷回收的主要技术方法,重点针对磷酸铵镁结晶法,对磷酸铵镁的形成、用途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做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同时,阐述了利用磷酸盐溶解微生物,实现磷产品肥效的回收.并对今后磷回收、回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