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06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61.
长江口北支水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枯水期7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最高(占57.14%);丰水期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伍氏厚蟹(Helice japonica)、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和无齿相手蟹(Sesarma haematocheir),枯水期的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和纽虫(Nemertinispp.)。丰水期的生物量为枯水期的20~65倍,枯水期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齿相手蟹、伍氏厚蟹、弹涂鱼的生物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生物量、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随离口门距离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丰、枯水期底栖动物均分为3个群落,丰、枯水期群落演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662.
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2004年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结合2001年和2003年的同步资料,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7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生物量较1982~1983年杭州湾调查资料有一定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40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与2001年和2003年的同期资料相比,生物量有一定上升,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季节和年际演替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洋山岛周围水域春季群落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663.
中国城市细颗粒物(PM_(2.5))空气质量达标率低,且城市间的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整体改善PM_(2.5)空气质量,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城市,制定分阶段改善目标加以考核和管理,研究探讨了城市PM_(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体系及不同污染程度城市各阶段目标值。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国内外对比分析法梳理评述了WHO、欧美等发达国家PM_(2.5)的空气质量标准和达标要求,提出中国城市PM_(2.5)空气质量改善的考核目标体系,包括PM_(2.5)浓度目标值或下降率、严重污染天数上限、达标天数下限等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法研究了2000—2013年美国、日本一些城市和2013—2016年中国74个环保城市PM_(2.5)年均浓度的变化趋势,推论出中国城市PM_(2.5)年均浓度年均下降5%~8%是可能实现的;结合环境保护部及各省市PM_(2.5)污染防治规划,提出PM_(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原则和达标天数的回归计算方法;以2014年114个城市PM_(2.5)年均浓度为基数,计算得出不同污染程度城市2020、2025、2030年PM_(2.5)年均浓度年下降率和达标天数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664.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法测定地下水中的15种多环芳烃.采用CLEAN-UP 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水样,系统考察了样品的流速和洗脱剂的强度、用量、有机改性剂加入的量以及氮气浓缩条件对测定的影响.15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1~14ng/L,加标回收率在73.4%~105%之间.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适用于地下水中15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665.
为探究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夏季大气中的O3污染成因,基于2022年6月园区大气超级站的监测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O3污染来源、水平及二次生成潜势等。结果表明:2022年6月园区O3超标天数占比为34.5%,共计10 d,污染严重程度为2018—2022年同期最高水平(151 μg/m3);分析4个污染过程发现,高温低湿、静稳天气易诱发O3污染事件,结合污染天气象条件发现,当温度>25℃且相对湿度< 75%时极易发生O3污染;污染天VOCs组分贡献率主要受芳香烃、烯烃及烷烃影响,其中邻二甲苯、甲苯、间-对二甲苯是O3管控的关键活性物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显示,园区O3污染主要受到上海、江西和苏南本地气团输送的影响,主导轨迹出现概率分别为30%、27%和24%,其余小部分时段可能受到来自中国北部和东部的下沉气流影响。为科学管控园区夏季O3污染,应加强监测并协同管控本地关键VOCs物种。  相似文献   
666.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监测燃煤电厂烟气处理流程中的SO3与H2 SO4.结果表明,布袋除尘进口、出口和烟囱出口的SO3与H2SO4之和(SO3+H2SO4)分别为(29.33±2.30)mg/m3、(25.15±1.63)mg/m3和(12.13±1.26)mg/m3;布袋除尘与湿法脱硫对SO3+H2 SO4...  相似文献   
667.
为系统把握当前采矿业行为安全管理研究成果并探析未来发展方向,运用文献综述法,在职业心理学视域下回顾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数据驱动模式与行为干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风险、人格特性与心理状态是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亟需围绕其作用机制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外部环境、人格特性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不足是制约采矿业行为安全理论发展的瓶颈,基于建构主义及认知神经学的研究是促进理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具备长期性、复杂性,可推动开展纵向研究获取多时间点数据,促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融合;行为干预机制涉及安全监管保障和安全教育培训两类途径,需进一步发挥多主体协同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68.
基于周口市2021年冬防期间(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4个国控站点的在线小时数据和日均数据,利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防期间污染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口市2021冬防期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4.8%,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其中1月的大气污染最严重,ρ(PM2.5)小时平均值为120 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小时最高值出现在3月沙尘期间,为591 μg/m3。各污染要素的变化整体趋同,但多个站点的ρ(SO2)和ρ(NO2)频繁出现短时高值,这一现象可能与局地细颗粒物污染相关,在后续大气污染防控中需引起重点关注。市运管处站的NO2和SO2质量浓度整体偏高,需关注周边机动车相关的颗粒物排放。此外,西北风和东风对于PM2.5污染传输的影响较大,气象不利条件下,需要加强管控,以有效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669.
为改善永定河(山峡段)常年断流、河床沙化,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门头沟区政府从2019年起开始对永定河(山峡段)进行生态补水,用来改善、修复、恢复生态系统节后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量化补水成效,以便政府部门决策,以生态补水数据、地面气象监测数据、环境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通过对2019~2021年间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山峡段)补水后的生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定河(山峡段)主河道河面面积约增加了一倍,主要河段河水水质明显改善;主河道周边1km范围植被覆盖率增长了6倍,植被生态质量增长了近4成,地表热环境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沿河周边村落热岛效应明显改善。本研究量化给出相关政府部门多年来永定河治理的成效,为相关政府行政部门研究和制定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等提供科学支持,为永定河后续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