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用食用菌木耳、银耳制成的MR高分子絮凝剂,卫生、安全、无毒、净水性能好,固液分离快,成本低,是较理想的高效净水剂.  相似文献   
42.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概念及目的,并分析了其在监测工作中的地位和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药对饮用水以及饮用不源的污染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项极为关注的课题,有机磷农药作为农药中的一大类,至今仍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因此,饮用水以及饮用水源中痕量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状况受到人们关注,水中痕量有机碳的分析方法正在不断地改进,针对GC/MS测定某些有机碳农药时存在热分解以及在气相色谱柱上发生吸附的不足,结合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质谱鉴定器,水文主要介绍最新的HPLC/APIMS方法在水  相似文献   
44.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种操作因素对菌株Enterobacter sp.CV-v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对脱色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而供试氮源中,酵母粉对脱色的促进效果最优;同时,供试金属离子中,锰离子对脱色的促进效果最优.在p H=3.0~10.0、温度20~50℃之间时,菌株CV-v对孔雀石绿的12 h脱色率在90%以上.此外,该菌株可在6 h内完全脱色浓度低于500 mg·L-1的孔雀石绿.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孔雀石绿脱色的动力学数据与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最好(R2=0.9755).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锰过氧化物酶和孔雀石绿还原酶可能与菌株CV-v降解孔雀石绿相关.此外,代谢产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V-v降解孔雀石绿的主要产物为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和4-羟基-N,N-二甲基苯铵.  相似文献   
45.
采用固定化细胞包埋技术制备固定化小球藻.考察了包埋材料、接种游离藻与固定化试剂的配比(v/v)、固定化小球的直径、机械强度等因素对固定化小球藻去除人工模拟废水中N、P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游离藻与固定化试剂的配比为1∶3,固定化小球直径1.0 mm,海藻酸钠含量为3%,...  相似文献   
46.
与其他压裂液破胶剂相比,生物酶破胶剂能很好地保护环境,而影响生物酶破胶水基压裂液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底物的浓度、酶的加量、pH值以及破胶温度.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各因素对生物酶破胶水基压裂液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各因素不同水平对压裂液黏度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调整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可以实现不同的压裂液黏度和破胶时间,...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2021年VOCs减排控制行业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情况,并对2022年VOCs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氟斑牙的发病原因,前两年我们在钟祥、天门、荆门(市)、沔阳、潜江、洪湖、监利、石首县防疫站的密切配合下,对八家县级以上磷肥厂周围人群氟斑牙的患病率及有关对照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环境概况我区地处江汉平原,除少数山区、丘陵外,其余大部分为平原湖沼地区,海拔25.3~1000米,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均在1100毫米,境内河港纵横,湖泊密布,长江、汉水流经我区。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重庆某赤泥堆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Cr、Hg、Ni、Pb、As、Cu和Zn)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并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PCS-MLR和PMF模型定量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除土壤Cr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均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其中Cd、Hg和As为中度污染,Pb、Cu、Ni和Zn为轻度污染.土壤Cr、Ni、Pb、Cu和Zn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Cd、Hg和As空间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且相互间相关性不显著(P > 0.05).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较为复杂,APCS-MLR和PMF模型均能解析出4种相同的污染源,分别为赤泥堆场渗滤排放和自然来源、火力发电排放源、农业活动与自然来源和有色金属冶炼排放源.两种模型源解析结果差异较小,APCS-MLR模型中4种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51.8%、18.0%、15.9%和14.3%,而在PMF模型中分别为45.9%、12.8%、21.5%和19.8%.  相似文献   
50.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文以全国范围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对1991—2011年长达21 a的农业净碳汇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间变化角度可以发现,整体上我国农业在长达21 a内均以净碳汇为主,并且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净碳汇净增93.7%;2)我国农业碳汇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者共同占到了80%左右,而碳源结构则在1991—2011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由1991年农药为主,化肥、牛为辅转变成为化肥为主,农药、地膜、牛为辅的结构;3)空间分布方面,我国县域农业净碳汇量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存在4种农业碳生态类型区;4)1991—2011年间净碳汇为负值的县级单元数量增多,并且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与内蒙古。农业种植量相对较小,作物生长碳吸收不明显,单位产量农业投入要素多以及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是这些地区农业净碳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