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91.
铜离子对中国花鲈幼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养殖提供污染生物学的理论数据,研究了中国花鲈幼鱼的铜离子中毒症状和半致死浓度(LC50);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分析了铜离子胁迫对...  相似文献   
192.
综述了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法制化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发布实际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需借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以下简称NRC)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立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明确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边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3.
为航空刹车系统研制的电子防滑控制盒是改型产品,经C型、S型阶段环境适应性试验暴露出设计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后产品通过了鉴定试验,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并结合碳机轮刹车系统可靠性增长试验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4.
成果应用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依据上海市开展风险普查与成果应用的实践与经验,首先讨论了普查成果应用的理论基础,指出基于风险的决策有赖于有效的风险信息产生和应用。分析了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中风险信息的产生与应用,风险信息的生命周期,以及本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评估-应用全链条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构建了调查(数据)-评估-应用的框架体系。本次普查产生的大量数据可基本满足国务院普查办规定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任务,以及本地化的风险基线分析与风险热点识别,但要进一步开展本地区的专项风险评估与应用,仍需要补充更新相关数据。最后,提出了本地化风险评估和普查成果应用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5.
以同方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近10年所收录的应急预案研究文献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应急预案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分布、基金资助、著者情况、发文机构、引用次数及下载次数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使研究者了解本领域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为研究者科研选题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对国际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组织机构及执行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提升我国环境领域分析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及其可靠性、实现与国际实验室的互认、接轨国际水平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97.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而评估方法又是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总结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多发展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的(American Programme)分析单元、灾种选择和数据源.评述了3个国际计划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模型和评估方法:计算DRI的指标需计算3个数值--物质暴露、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Hotspots首次利用栅格单元和地区/财富等级来计算死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美洲计划分别建立了4个独立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到城市级别.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的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点和关键应是风险的时空分布、动态风险评估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8.
采用双平面滑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了水压力、地震动荷载的作用并进行加固研究,探讨了结构面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压力是边坡破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态的作用是比较显著的;应当将总锚固力的标准值提高到2920 kN,才能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锚固角为25°时,锚固效果较好又相对经济;结构面力学参数1φ对边坡稳定性没有影响,参数c1、c2和2φ增大有利于边坡稳定,这三个参数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增强,但是总的来说影响并不大。本文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改善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9.
在传统能源逐步枯竭及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兴起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其后被忽视的组件报废问题、资源化回收问题需提上日程。本文对目前光伏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晶体硅光伏组件进行了介绍,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废旧光伏组件资源化过程中较为成熟的物理法(包括机械拆解法和热处理法)和化学法(包括有机溶剂法和酸碱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不同技术的特点,以期为寻找经济、高效、清洁的废旧光伏组件回收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0.
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1989~1990年和1999~2000年获取的LANDSAT卫星影像,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起主要控制性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有关土地利用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形成起进一步调控作用。分区而言,鄂西、鄂东北、鄂东南等山区是耕地、林地与草地相互转换区;武汉、鄂州、黄石等沿江城郊区和从宜昌到沙市区沿江带是城镇扩张区;荆州、汉江下游和鄂北岗地丘陵是水域缩减区;江汉平原区是水域扩张区。另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有关耕地政策的出台是耕地、林地与草地相互转换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和沿江区域特殊的交通优势是城镇扩张区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水域扩张区的主要驱动因素;耕地政策是水域缩减区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