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通过分析随机和典型情景模拟法的优点,构建综合这两种方法的海洋溢油事故污染危害预测评估流程和主要评估指数。以渤海辽东湾为研究区域,选取一处海洋石油平台作为潜在溢油地点,7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作为污染受体,开展假设的海底输油管道溢油事故情景算例演示。在经验证的潮流场模拟数据和2012~2013年预报风场数据基础上,利用随机情景模拟来预测全年统计条件下溢油污染概率、危害后果等指数的空间分布,分析评估研究区域的整体污染危害风险;通过典型情景模拟来预测不利风向条件下溢油漂移轨迹与扩散范围、到达时间等指数,分析评估溢油对具体敏感目标的污染风险。应用表明,随机和典型情景模拟的结合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溢油污染预测评估结果,有利于提高风险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2.
溢油发生后,端足类生物迅速消失并显示出非常高的初始死亡率。为定量评估原油对端足类生物的毒性影响,本文开展了原油水溶性组分(WAF)和原油与分散剂混合的水溶性组分(CEWAF)对端足类生物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的急性毒性实验,并结合收集的原油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评价河蜾蠃蜚对原油的敏感性。结果表明:WAF和CEWAF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1 mg/L,0.85 mg/L;在WAF和CEWAF的SSD曲线中,河蜾蠃蜚的物种累积概率均低于30%。综上所述,端足类河蜾蠃蜚对原油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53.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协调性,将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开启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法律与标准管理、经济与生态管控、陆地与海洋防治、督查与调度督导、科研监测支撑、企业与公众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角度,提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8年下半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滨海芦苇湿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co)进行测量分析,研究海洋保护区内典型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大气CO2交换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调控。结果表明,有芦苇生长的7月-10月,各月NEE日变化曲线呈相似的“U”形,但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非芦苇生长季的11月-12月,生态系统表现为微弱的净CO2释放,NEE日变化轨迹与温度波动一致。该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GPP、Reco和NEE均呈现7月-10月数值较大、11月-12月数值较小的规律。7月-10月,白天CO2交换主要受芦苇光合作用的影响,各月白天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呈直角双曲线关系,PAR可以解释白天NEE变化的45%~54%。7月-12月,夜间Reco与气温呈指数关系,气温可以解释Reco变化的62%,生态系统呼吸敏感性(Q10)为2.20。2018年下半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累计GPP总值达到359.67 g C/m2,累计Reco达到278.29 g C/m2,总净固碳量为81.38 g C/m2。  相似文献   
55.
拖长江为黔西典型的矿业型岩溶山地小流域,研究其水化学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集拖长江流域河水、泉水和矿井水样品,利用水化学图解、数理统计和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研究了拖长江流域河水溶质来源及其对河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拖长江流域河水pH值为7.30~8.31,TDS值为40~520 mg·L-1,TDS主要由Ca2+、 Na+、 HCO-3和SO42-贡献.河水优势阳离子为Ca2+和Na+,优势阴离子为HCO-3和SO42-,水化学类型从HCO3-Ca过渡为HCO3-Ca·Na和HCO3·SO4-Ca·Na型;矿井水主要为HCO  相似文献   
56.
白银公司在甘肃省白银市,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自然生态环境较差。这个公司1954年建厂,经过近30年的发展,80年代“二次创业”.逐步形成了多种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生产和科研一体化的特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自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来,该公司在老生产系统(铜铅、锌冶炼和化工生产)先后投资11307.5万元,完成了16个环境治理项目。对于80年代新建项目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厂坝铅锌矿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投资15421万元.完成了“7个大型”环保项目。自19们年起·随着“两厂一矿”的建成和老系…  相似文献   
57.
溶剂萃取在“三废”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溶剂在“三废”治理中的萃取机理,通过对几种工业废水应用溶剂萃取的实例(?)阐述溶剂萃取的经济效益和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8.
2006年10月22日下午17时40分,重庆市万州区某商场一台自动扶梯(2-3楼)在上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一名6岁多的小男孩左脚小脚趾被卡在梳齿板里,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救护下,该小男孩方才脱险。  相似文献   
59.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壤质量调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环境效应已成为土地科学研究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土壤质量调查评价,探讨江苏省无锡市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壤质量调控问题. 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资源配置格局,并进一步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和土壤质量;在经济发展优先模式下,无锡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环境负荷加重,粮食产量降低,2030年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比2005年下降1.50;在生态保护优先模式下,无锡市区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压力趋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较稳定,2030年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仅比2005年下降0.57;未来土地资源配置格局应该以生态保护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为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60.
采用热分解法将SnO_2掺杂于RuO_2-TiO_2涂层中,制得性能高效的Ti/RuO_2-SnO_2-TiO_2阳极氧化电极。以该自制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构成电催化氧化体系,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探讨了苯酚废水溶液在该体系中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历程,并推断出氧化降解途径。采用SEM和XRD表征电极涂层结构和形貌,循环伏安法测试电极电化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时间、电流密度(CD)、电极间距、Na_2SO_4电解质浓度、苯酚质量浓度、pH值五个因素对电催化氧化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40 min、电流密度为102.6 mA/cm~2、电极间距为1.5 cm、电解质浓度为0.5 mol/L、苯酚质量浓度为300 mg/L、pH=5的最佳试验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8%以上,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