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为了解畜禽粪便和桃树枝工业化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本研究以猪粪、桃树枝和腐熟有机肥为堆肥原料进行堆肥,通过测定理化指标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堆肥中理化参数的变化和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理化参数结果表明,堆体于第2 d快速进入高温期,整个高温期持续30 d;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但总体下降;堆肥结束时TN含量为20. 58 g·kg~(-1),与堆肥初期相比损失了5. 90%.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好氧堆肥时期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细菌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相对丰度所占比例分别为79. 31%~95. 09%和2. 98%~19. 70%;此外,在堆肥初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87. 36%和9. 66%,在堆肥末期,两者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9. 38%和19. 70%;在细菌属水平上,随着堆肥的进行,优势类群从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Terrisporobacter和Bacillus演变为norank_f_Bacillaceae、Bacillus、Oceanbacillus和Pseudogracilibacillus;在真菌门水平上,Ascomycota始终为优势门类;在真菌属水平上,norank_c_Sordariomycetes的比例逐渐增加,在堆肥末期成为优势类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相关性排序均为pH铵态氮温度 TOC TN,其中pH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最大. norank_c_Sordariomycetes、norank_o_Sordariales和norank_c_Agaricomycetes可能与铵态氮的挥发有关.  相似文献   
322.
垃圾填埋场存在着因渗滤液收集和排水系统渗透性能减弱而失效的问题,威胁着填埋场的安全稳定及其周边地质环境。因此,研究填埋场排水层结构及其渗透性演变规律对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营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采用现场垃圾渗滤液作为渗流流体,对比分析了2种结构排水层、3个渗流段的排水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在单粒组结构排水层渗流时,第3渗流段渗透性的变化滞后于第2渗流段及第1渗流段;砂砾粒径较渗流深度对排水孔隙度的影响作用更大;砂砾粒径越大,排水层淤堵的发生时间越晚;在排水层中间段设置粒径较大的砂砾层,可以减缓排水层渗透性的降低速率。  相似文献   
323.
丹江口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能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丹江口库区及其支流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和Pb各形态的空间赋存特征和相对比例,探讨了各形态金属的稳定度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金属分布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高值集中于库区中部、西部入库支流和丹江库区西北部.沉积物中Pb的可还原态、Cd的弱酸提取态占总量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达到54.91%和42.19%,其余重金属则以残渣态为主.重金属稳定度分析表明,8种金属稳定性顺序为Cr >Pb >As >Ni >Cu >Hg >Zn >Cd,Cd在大部分点位处于不稳定状态,快速解吸释放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24.
丹江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无机磷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形态及其赋存特征,同时结合间隙水体中溶解性总磷(DTP)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形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释放风险.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均在入库河流处高于库区.各采样点沉积物总磷在203.08~1625.61mg/kg之间,平均值为642.51mg/kg,其中以无机磷为主,占总磷的52.9%.无机磷形态中生物可利用性差的Ca-Pi占优势,平均值为196.46mg/kg,占无机磷的57.8%;沉积物有机磷形态中活性最差的NA-Po占绝对的优势,NA-Po平均值为180.83mg/kg,占有机磷(OP)的59.7%. WA-Pi、PA-Pi、Fe/Al-Pi、WA-Po、PA-Po均与间隙水体DTP呈显著正相关(P < 0.05), Ca-Pi、MA-Po、NA-Po与间隙水DTP相关性较差.入库河流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含量及释放通量均较库区高,具有较高的释磷风险.  相似文献   
325.
国产催化剂用于湿式催化氧化水中有机物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前言 湿式催化氧化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方法。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一个三相体系中,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有机物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湿式空气氧化法的进一步发展。 湿式空气氧化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湿式催化氧化即使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比单纯的湿式空气氧化强。对于处理中、高浓度以及含毒性大而又难以氧化  相似文献   
326.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技术发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在催化氧化法的研究发展中,产生的湿式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均相催化氧化法和多相催化氧化法4个分支,在实质上,它们都对氧化剂的分解产生催化作用,以加快放心水中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由于某些强氧化可要催化作用下产生更强氧化性的基团,能够使一些高浓度难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因此催化氧化法成为处理高深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一项重要的新技术。本文将对催化氧化法的研究发展,应用情况分类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27.
我国七大流域水体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我国七大流域水体中16种美国环保署(US EPA)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质量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评价了8种单体PAHs对水生生物的急性生态风险,分别应用浓度加和模型与效应加和模型评价了ΣPAH_8混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联合生态风险,利用人体暴露风险系数法对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七大流域水体中4环以下的PAHs浓度较高,ΣPAH_(16)浓度均值为2596. 25 ng·L~(-1),高于国外绝大多数水体中ΣPAHs浓度水平;国内外水体中PAHs的组成特征和来源相似;北方水体中ΣPAH_(16)污染比南方水体严重.七大流域水体中萘、苊、芴、菲、荧蒽、芘、蒽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otential affected fraction,PAF)小于4%.除海河、长江流域外,其它几大流域水体中苯并(a)芘对水生生物的PAF值已超过5%,表明苯并(a)芘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急性生态风险.浓度加和模型不适用于PAHs的水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效应加和模型进行的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除海河流域外,其它几大流域水体中ΣPAH_8混合物对水生生物的累计潜在影响比例(multisubstance PAF,ms PAF)均高于5%,说明ΣPAH_8混合物对水生生物存在较高的急性联合生态风险.七大流域水体中致癌类PAHs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处于10~(-5)水平,高于US EPA推荐的对致癌物质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6)),非致癌类PAHs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处于10~(-9)水平,远低于US EPA规定的阈值1,表明我国七大流域水体中PAHs可通过饮水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328.
对昆明市主城区的中水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处理效果、经济投入开展调研,总结和分析了现有中水再生处理及回用系统在技术、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了对策,认为为使昆明市中水事业更加持续高效,需要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