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为进一步揭示可溶性有机质在黏土矿物上的迁移转化规律,运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1H核磁共振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多种技术综合分析富里酸和胡敏酸在蛭石上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官能团与蛭石的亲和性不同,富里酸和胡敏酸在吸附过程中产生组分分级,较大尺寸的分子组分被优先吸附,而低分子组分则滞留在溶液中。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的疏水性强于富里酸,其与蛭石的疏水性作用也更强。与富里酸相比,胡敏酸较大的平均分子量使得其在蛭石表面的铁吸附位点有空间位阻效应。当腐殖质质量浓度高于20 mg·L-1时,空间位阻效应以及芳香性官能团和铁离子间的电子传输作用使得蛭石对分子尺寸更小的富里酸的吸附量更大。蛭石吸附富里酸和胡敏酸后溶液pH值升高,说明发生了配体交换反应。溶液pH值升高和离子强度降低能够增大蛭石与腐殖质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降低蛭石对富里酸和胡敏酸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552.
为探索动态条件对高风险系统安全合作行为效率的影响,将动态成本因素引入演化博弈分析过程,构建一类主观博弈模型。以"7.23"甬温线动车事故为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事故演化过程及原因。结果显示,安全行为成本随时间递增且不利于系统安全。技术人员和运营人员均存在由人机替代效应导致的"搭便车"现象,且前者的"搭便车"问题更突出。提出加强人工控制应急演练、增加安全冗余并严惩"搭便车"现象、加强技术人员的责任认定、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人员风险意识等4项建议。  相似文献   
553.
监检工作中发现制造厂在热处理质量控制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按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的编制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未接工艺要求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选用的不当、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热处理曲线及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554.
以某未知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样品外观及物理、化学等特性,分析得出样品具有和铜冶炼渣一致的特征,含有特征物相——铁橄榄石,成分与铜精炼炉渣类似,而且其碳含量较高,含有少许金属铜,可以判断样品为铜;台炼渣。经过破碎、研磨、浮选得篓Ⅱ精炼渣(铜精矿),可作为炼铜原料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555.
首先阐述了“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机组除尘、除灰系统的运行现状及面临的安全挑战,探讨了积极开展除尘、除灰系统相关标准修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系统梳理了涉及除尘器、除灰系统和钢结构安全等国家、行业标准的使用现状,剖析了标准的空白缺位,以及标准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不适应性等,并提出了除尘、除灰系统标准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分析了标准体系修订的必要性及产生效益。最后围绕煤电行业除尘除灰系统标准体系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修订计划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56.
引言尘暴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是开阔、干燥、植被覆盖稀少的地表受到强风作用的结果。尘暴与尘缕的活动规模不同,尘暴的覆盖范围只有数十米,而尘缕的覆盖范围则几十万平方会里。尽管在一些研究中使用的尘暴能见度标准不同(如:奥利弗,1945:<700米;Péwé,Péwé等,1981:<800米),但国际上通过的尘暴能见度标准规定在1000米以下。本文所涉及的能见度均采用<1000米。大气中存在的沙尘  相似文献   
557.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制成功的BJ-Ⅰ型安全起爆系统,继在南芬铁矿、永平铜矿的露天深孔及二次破碎中应用成功之后,又在我矿盲竖井延深、浅孔留矿法采矿及平巷掘进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8.
559.
互联网上的英文环境信息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代群 《环境保护》2001,(12):43-45
互联网上的英文环境地直浩如烟海,及时整理归类实属必要。英文搜索引擎、综合网站、环境政府管理部门网站、环境教学科研网站、环境组织网站、出版社与环境期刊网站、环境专题组网站、其他环境网站等八大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环境信息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5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