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巷道中瓦斯爆炸诱导激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AutoReaGas软件,数值模拟巷道中瓦斯浓度和火源对瓦斯爆炸传播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表明:爆炸静态超压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而爆炸动压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点火位置距离巷道封闭端越近,各测点得到的爆炸静态超压值越大;瓦斯浓度对爆炸峰值超压影响显著,当浓度为9.5%的氧化反应当量比浓度时,得到的最大峰值超压为70.95kPa,爆炸威力最大。  相似文献   
552.
模型试验研究碎石土斜坡优先流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制的试验装置,模拟天然降雨过程,研究碎石土斜坡优先流的形成机理以及优先流对碎石土斜坡地下径流的影响,为揭示降雨诱发碎石土斜坡变形破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了颗粒组成结构、降雨历程、地下水、干缩、冻融交替等因素对碎石土斜坡优先流的影响,以及优先流对碎石土颗粒组成结构、碎石土斜坡地下径流的影响,揭示碎石土斜坡优先流的形成机理。通过染色示踪试验,揭示了碎石土斜坡优先流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为碎石土斜坡优先流的进一步量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3.
啶虫脒属于一种新型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被认为是替代有机磷农药的重要品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备受关注,利用微生物修复异源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效降解菌D-2(噬染料菌属,Pigmentiphagasp.)对被啶虫脒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解菌株在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要略好于灭菌土壤,在土壤外源添加降解菌2×10^8cfu/g,温度20~40℃,弱碱性(pH7.5)的条件下,该菌株能有效降解土壤中1~200mg/kg的啶虫脒。啶虫脒施用对土壤种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刺激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从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而降解菌的施用可缓解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修复受污染土壤。因此,人工接种降解菌D-2可提高土壤中啶虫脒的降解率,有效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554.
曹春华  肖玲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482-1486
利用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螯合作用,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还原过程一步原位合成了交联壳聚糖/Cu2O复合粒子。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FT-IR)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与Cu2O纳米微粒能有效复合。以活性艳红X-3B溶液为模拟印染废水,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假一级方程模拟交联壳聚糖/Cu2O复合粒子光催化脱色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从动力学角度系统研究染料初始浓度、反应体系pH、催化剂用量和反应体系气氛等因素对复合粒子可见光催化脱色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溶液浓度较低时,光催化过程可视为假一级反应。降低活性艳红X-3B初始浓度和pH,增加催化剂用量和反应体系的含O2量都可显著增加光解脱色反应速率常数。相同条件下,与纯Cu2O相比,交联壳聚糖/Cu2O复合粒子对X-3B呈现出更好的吸附性和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55.
对山东省徒骇河—马颊河流域内某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特征、运行效果和处理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远低于设计指标。(2)该污水处理厂2012年单位水处理平均耗电量为0.267kW·h/m3,略低于国内单位水处理平均耗电量水平,略高于发达国家单位水处理平均耗电量水平,仍具有节能潜力。该污水处理厂单位水处理耗电量与单位水处理COD削减量呈线性相关,可通过COD进出水浓度及耗电量—污染物削减量线性关系式近似估算污水处理的耗电量。(3)该污水处理厂单位水处理总费用约0.58元/m3,其中电费和设备折旧费分别占单位水处理总费用的53.99%和33.67%,为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56.
燃煤电厂脱硫设施90%以上机组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由于堵塞和腐蚀等问题,近年大部分新建脱硫装置均取消GGH装置,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石膏雨”问题.通过分析湿法烟气脱硫“石膏雨”产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环境约束条件下效益—成本最大化的“石膏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57.
污泥中活性铝的溶出及形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KCl,NH4Ac,HCl,NaOH四种化学浸提液将污水厂初沉污泥中的活性铝溶出,根据不同的溶出机理,得到铝的委员长中化学形态,进行定量测定,得到污泥中活性铝的形态分布,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558.
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纳污河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上流式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处理城市纳污河水,研究其挂膜启动过程,以及对有机物、NH3-N、SS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24℃条件下,气水比对NH3-N的去除要比对COD和SS的去除影响大得多;当水力负荷为1.2m3/(m2.h),曝气量为3∶1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滤池填料高度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大部分有机物在进水端40cm厚的填料层内得到降解,而氨氮的硝化主要集中在上层填料层内。  相似文献   
559.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纳污河水,应用脂磷法和TTC-脱氢酶活性法测定填料表面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并得出其随填科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填料高度对溶解性有机物(S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沿程分布不均匀,沿水流方向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逐渐减小,进水端约40cm厚的填料集中了生物总量的60%以上,生物总活性的65%以上.有机物浓度对于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大小有很大影响,有机物浓度较低时会成为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导致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都比较低.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大小对污染物的沿程去除率影响较大,74.6%的有机物在进水端40cm厚的填料层内得到降解,而氨氮(NH4 -N)的硝化集中在上层填料层内.  相似文献   
560.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用于城市纳污河道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纳污河道废水为处理对象,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代号JYF-1)复合絮凝剂为处理药剂,在室内模拟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现场工艺,进行了烧杯絮凝实验,主要考察废水中颗粒物、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pH和表面负荷率(SOR)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投药前后废水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电荷特性的变化,讨论了JYF-1药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CEPT工艺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JYF-1比传统的PAC拥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对pH和SOR的适应能力更强. JYF-1对非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要好于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8 mg·L-1的JYF-1对COD和溶解性COD(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6.72%和64.31%,处理后出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BOD/COD从处理前的0.23增加到处理后的0.53. JYF-1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一定的脱氮效果,当JYF-1投量为12 mg·L-1时,溶解性总磷(STP)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总磷(TP)的去除率可达到80%左右,总氮(TN)去除率为20%左右. 将JYF-1应用于CEPT工艺,可以无需改变现有的设备和工艺,以更少的投药量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产生更少的污泥,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低价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