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关于对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其地位逐渐凸显。人才是事业的根本,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是否顺利取决于5万多名的监测人才队伍如何建设。通过探究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发展历程及现状,剖析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健康全面发展提出建议,力求为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92.
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进入到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的TiO_2-NPs会在湿地生物、基质、水体之间进行迁移转化和归趋。目前针对TiO_2-NPs对湿地植物芦苇的毒性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TiO_2对芦苇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影响,解析了TiO_2-NPs对芦苇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粒径的TiO_2-NPs在较低浓度(≤200 mg·L~(-1))下对芦苇种子发芽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处理会抑制芦苇种子发芽;当TiO_2-NPs浓度为500 mg·L~(-1)时,处理后的芦苇种子的发芽指标较空白对照均出现显著降低,4 nm和20 nm的TiO_2-NPs对芦苇种子发芽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 075 mg·L~(-1)和1 680 mg·L~(-1)。TiO_2-NPs对芦苇植株的毒害作用表现为植株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叶片失绿、植株萎焉或枯死、芦苇倒二叶面积增长率降低,并且TiO_2-NPs的粒径越小、浓度越高毒害作用越明显。随TiO_2-NPs浓度升高,处理后芦苇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体内的Mg含量均降低,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均升高,而且越小粒径的TiO_2-NPs对芦苇的处理效果越明显。3种粒径的TiO_2-NPs均能进入芦苇体内,粒径越小、浓度越高进入的量越多,但是TiO_2-NPs比较难以从根迁移转运至茎和叶。  相似文献   
693.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具有污染低、效率高等特点,是缓解当前能源和环保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引起了世界能源界的广泛关注。简要叙述了我国和世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94.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本文紧紧围绕《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以环境执法改革为主体主线,从环境执法的总体方向、基本路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分析解读,给各地在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有效推进环境执法改革,提供改革路径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6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金融支持乏力、担保机构缺位、农业保险缺失、信用环境不佳等诸多困难与问题,尚需研究和解决。本文以平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696.
机械加工企业的定置管理是现场安全管理最基础的工作,生产现场如果定置不到位,地面油污遍地,现场脏乱差,员工的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同时也不可能生产出精品。本文结合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现场管理三十多年的经验,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定置管理的原则,助力企业实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物流有序、安全生产”的生产现场。  相似文献   
697.
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着草地生产力的变化,厘清驱动黄土高原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具体因素是理解和掌握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键。文章使用MOD17A3 NPP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动态,并收集表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14个因子,以生物气候带为研究尺度,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研究区草地NPP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NPP总量以平均每年9.6×105t的速度增加,空间上NPP呈显著增加(P<0.05)趋势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94%,草地NPP年增加率呈沿生物气候带从东南到西北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荒漠带上,城镇化、降水量和湿度因素驱动草地NPP总量变化,城镇化因素贡献的效应大小约为其他2个因素的2倍;荒漠化草原和典型草原2个带联合的区域上,城镇化、第一产业水平、降水量、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和湿度等因素对草地NPP总量变化均产生影响,其贡献效应大小依次为:2.558、1.159、0...  相似文献   
698.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界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0个跨省界流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机制建立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泛化、动能不足、效益不明显以及方法指导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优先考虑在水源地上游,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加快形成一套技术方法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推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9.
为揭示蒸汽爆炸灾害形成机制,建立了大质量熔融铝液遇水自触发爆炸反应模拟装置。根据反应特征和破坏程度,熔融铝液遇水爆炸反应可分为柔和爆炸、剧烈爆炸与猛烈爆炸等3种类型;基于爆炸相似准则,定量化描述了爆炸反应的冲击波破坏效应;热效应则来自冲击波绝热压缩和产物热交换耦合作用;从热力学角度来看,铝液与容器底面夹裹形成过热亚稳态水,可认为是爆炸反应的触发源。  相似文献   
700.
以城市给水厂污泥为原料,制备了2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状吸附剂,探讨了这2种颗粒吸附剂不同应用方式动态吸附初沉池水中磷的效果,并对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使用2 mm粒径的吸附剂进行动态吸附时,在颗粒投加量固液比为20 g·L~(-1)的条件下,运行8 h后,出水磷浓度最低,总磷、可溶性总磷、可溶性活性磷酸盐的出水浓度分别可达到1.52、0.27、0.16 mg·L~(-1)。干化大颗粒的固定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空床停留时间应控制在30 min左右,有效滤层高度为11.5 cm,滤柱连续运行前80 h,对初沉池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为该吸附剂投入使用提供了初步依据。对给水厂污泥颗粒吸附剂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得出颗粒吸附剂理论上处理初沉池水所需药剂费用为0.021 2元·t~(-1),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上结果可为给水厂的污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