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包裹法对民用高氟石煤氟硫污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0.01);室内空气 SO2含量降低了 75%(P<0.05).放置条件较一致的 4 个玉米、辣椒样品氟含量的比较表明,使用包裹固氟剂石煤农户家的玉米、辣椒样品的氟含量分别比使用普通石煤的下降了 50%和 53%.  相似文献   
12.
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在生态环境的表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陕南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与总量、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水溶态硒、氟含量在生态环境中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2μg·g-1和0.87μg·g-1,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同其总量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供试土壤pH范围内(5.10—7.52),水溶态硒的含量随pH值的增加先降后升,水溶态氟随pH值的增减而同步增减,其相互间的关系均可用函数方程式定量表达.水溶态硒含量能较好地表征陕南的高硒生态环境,水溶态氟可作为生态系氟质量状况的一个指标,但其指示作用又囿于地域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铅锌矿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吸收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野外现场系统采样,结合室内全量、形态含量检测技术,分析了湘西铅锌矿区几类粮食中铅等元素的质量状况以及水稻植株中铅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湘西铅锌矿区粮食中存在高铅污染风险,与对照相比,矿区稻米、玉米、黄豆等粮食中铅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2.4倍、1.2倍和3.3倍.粮食铅含量因品种不同、采集部位不同而异,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豆>稻米>玉米(粮食品种间),根>茎叶>籽粒(植株部位间),稻根对铅表现出极强的束缚力和耐受性.相关分析显示稻根中的铅主要来自土壤,而水稻地上部分的铅则可能主要源自大气.矿区粮食中汞、镉、铅等多种重金属共同富集,亟需开展矿区粮食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机理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4.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石煤暴露环境中发氟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结合病情调查,采集发样进行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含量个体差异显著,呈非正态分布,平均值为67.08±64.68μg/g,变异系数为96.42%;发氟含量同Ca、Mn、Se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Ti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发氟含量分布除受体内生化反应控制外,与表生地球化学环境、膳食结构以及饮用水的水质等因子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金属离子对Vc引发的小鼠肝匀浆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OD532nm值(MDA-OD532nm)作为测定自由基反应的间接指标,研究了Hg2+、Mn2+、Ni2+、Cd2+、Cr3+、SeO2-3等离子和As2O3水溶液在Vc引发自由基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r3+与Mn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g2+、Cd2+与As2O3对自由基反应有促进作用;Ni2+、SeO2-3对Vc引发小鼠肝匀浆的自由基反应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初论世界低硒带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根据作者所在研究组多年研究发表的数据、综合世界上有关环境和生物中硒的研究资料,分析了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硒在世界上基本一致的带状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世界上有一低硒带,这一低硒带以地球上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森林草原带和地中海型自然地区为中心。并以原生地理环境低硒生态链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硒反应症的分布为特征。从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环境中硒的区域分异在环境研究和评价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煤的原岩,风化岩,原生土壤的硒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及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和石煤中的硒在地层环境下有较大的活动性,不同类型岩石中硒淋失率和硒的淋失量不同,富硒而淋失率低但淋失量高的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和早志留世大贵坪组的炭质板岩和石煤的分布区土壤(主要为当地岩石的风化残积物)的含硒量可达10mg/kg,甚至更高,是大巴山的富硒带和硒中毒带,含硒低而且淋失率高的志留系砂岩和粉砂岩以及寒武系统砾屑灰岩分布区是大巴山区的低硒带。  相似文献   
18.
以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石煤块∶无烟煤粉∶石灰∶粘土=70∶10∶10∶5,固氟率达91.9%。  相似文献   
19.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的设计思想、研制方法和原则以及图集所揭示的内容和规律首次利用图集的方式进行空间分析,研究我国鼠疫的流行、防治和疫源地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图集主要由序图组、环境背景图组、世界鼠疫流行及疫源地背景图组、自然疫源地与环境图组、流行图组、宿主分布图组、媒介蚤图组、鼠疫菌生物型图组、防治机构图组和防治效果图组组成.在鼠疫病情数据的处理和病情图的制作、环境背景图的制作和疫源地特征图制作等方面,都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种方式地表达鼠疫与环境的关系.它客观、科学地反映和阐述了我国200多年来鼠疫流行的空间和时间特征,揭示了我国鼠疫疫源地的分类和分布以及鼠疫菌的质粒组合和生化特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发现鼠疫疫源地的分布和形成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GIS在环境健康信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与健康研究已经由传统的疾病控制转变为对福利、生活质量、人体体能状态与环境关系的全面探讨.环境健康信息学是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新学科.本文回顾了环境健康信息学的建立与发展,系统总结了其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关键技术,提出了环境与健康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