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分别采用PVDF膜(第1~219d)和尼龙(Nylon)膜(第220~360d)长期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分析MBR系统的脱氮性能和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最终在进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为400~740mg/L和460~790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12d,总氮去除率(TNRE)维持在86%左右,总氮去除负荷(NRR)为0.61~1.08kg N/(m3·d).经过263d的运行,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从4918mg/L增至723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从2585mg/L增加至4455mg/L,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最高达0.46g N/(d·gVSS).无论是PVDF膜还是尼龙膜,Anammox-MBR系统在一个膜污染周期结束时,都是泥饼层阻力占主导,但二者的膜污染机制不同.与相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运行的PVDF膜相比,尼龙膜的膜污染发展速度显著减小.结合脱氮性能和膜污染情况,本实验条件下,MBR系统优先采用尼龙膜在HRT=1.5d运行.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系统考察了阶梯降温并恢复至室温(33→25→20→15→10→22℃)长期变化过程(361d)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动态脱氮效能和厌氧氨氧化活性变化,分析了厌氧氨氧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特性,计算获得了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温度20~33℃下,序批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稳定高效运行,总氮去除负荷维持在0.4gN/(L·d)左右,最大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大于0.32gN/(gVSS·d).10℃是厌氧氨氧化菌代谢活性的转折点:当温度降至10℃时,SAA为0.044gN/(gVSS·d),较33℃时下降91%.当温度恢复至22℃,厌氧氨氧化活性恢复至0.24gN/(gVSS·d).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活化能Ea在10~33℃和10~20℃范围内分别为68.4,152.9kJ/mol.在本实验温度(33→15℃)范围内,EPS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在10℃时,EPS含量显著下降,出水中悬浮物升高,造成部分厌氧氨氧化污泥流失.  相似文献   
33.
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而污水处理已被报道是导致N2O产生的潜在人为源之一,且主要发生在生物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本文立足于当前的污水脱氮热点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介绍了这些新工艺的反应机理,描述了它们在非稳态运行过程N2O的释放特征以及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NO 2-、自由氨(Free Ammonia,FA)、自由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和进水COD/N等关键因子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剖析了各工艺脱氮过程产生N2O的可能原因.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暖趋势的大背景下,探明污水脱氮工艺N2O的释放本质,提出有效的减排控制方法,对于防止环境污染问题由水环境转移到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聚糖菌和聚磷菌竞争的代谢模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糖菌的富集已成为造成EBPR强化生物除磷系统非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的生物除磷代谢模型,围绕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阐述了聚磷菌PAOs胞内糖原的代谢途径以及聚糖菌GAOs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的代谢模型,揭示了2类微生物的竞争本质.同时,对比分析了影响代谢模型化学计量学参数的若干因子,如碳源类型、温度、pH条件和污泥龄SRT等;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对PAOs和GAOs的代谢模型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进而决定着2类微生物的竞争优势.此外,针对目前对两类微生物的竞争主要集中于厌氧代谢的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好氧/缺氧机理方面.  相似文献   
35.
接种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颗粒污泥,采用较高的污泥负荷、高选择压和人工洗出絮状污泥的培养方式,促使好氧颗粒污泥直径迅速增长.考察了大直径好氧颗粒污泥的增长、破裂、稳定的变化过程.大直径好氧颗粒污泥最大直径可达9.6mm,最大沉淀速率为160 m/h,污泥指数(SVI)在32~60 mL/g左右.大直径颗粒污泥内部质地疏松有孔洞,外表层相对致密并由大量的丝状物质构成,且活性低于普通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