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516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文章以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为期35 d的堆肥试验,共设4个堆肥处理。其中处理1:3 d翻堆;处理2:7 d翻堆;处理3:添加0.25%磷酸二氢钾,7 d翻堆;处理4:添加0.25%乙酸,7 d翻堆。测定堆肥原料的物理化学主要参数,探讨采用的措施对生活垃圾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堆肥35 d时添加乙酸处理发芽指数(GI)、阳离子代换值、铵态氮含量、NH4+-N/NO3--N比值分别为116.8%、93.05 cmol/kg、0.547 mg/g、0.788,与7 d翻堆处理各指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3 d翻堆处理的各项指标与7 d翻堆处理比较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0.25%磷酸二氢钾处理的堆肥腐熟程度与7 d翻堆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得出以下结论:3 d翻堆和添加乙酸能够明显加快堆肥腐熟的进程,添加0.25%的磷酸磷酸二氢钾对堆肥的腐熟进程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2.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城市之一,经济迅速发展,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探讨了未来天津市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机动车保有量及施工面积等的增加与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重点涉及控煤、控尘、控车、加强保障等方面,为促进天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文章阐述了现有环境绩效计量模型的不足,分析统计了国内外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及手册、指南和法规中高频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指标和财务指标建立了资源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兰花科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综合评价结果为82.558分,应控制用水量和减少烟尘的排放。以期将企业为环境所作的贡献量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4.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兵  祝万鹏  王伟  杨少霞 《环境科学》2007,28(7):1460-1465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过程表明,Ru/ZrO2-CeO2可以显著提高COD和苯酚去除效果,当反应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反应120 min后,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100%.试验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催化剂的投加量为5 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简单路径图,认为苯酚首先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接着小分子有机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前一个过程是快速反应,后一个过程中的乙酸氧化是慢速过程,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完成.乙酸的氧化主要是自由基攻击α碳上的C—H键,先生成甲酸,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35.
在炼厂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系统活性污泥曝气池中产生泡沫现象是一种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放线菌和丝状菌菌属的异样生长所造成。通过理论与实践探索,发现污水温度、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是影响泡沫产生的重要因素。泡沫的产生影响水处理的日常操作、装置运行、出水水质等,其处理方法有物理法、投加化学药剂、生物控制等,其中生物控制法是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代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地质灾害海量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的快速发展以及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地质灾害无线自动化监测技术的进步,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量突飞猛涨、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本文结合具体科研项目,在总结地质灾害无线自动化监测流程和监测数据特征的基础之上,针对地质灾害海量监测数据对存储、检索方面的新要求,在硬件、软件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工作,并开发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入库系统,解决了多源监测数据集成的难题,同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调试系统,充分挖掘大数据的隐藏价值,最终开发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38.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新形势下发展具备有利条件,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原因环保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日本与韩国,环保产业已进入技术成熟期。逐渐成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世界环保市场的主力,借鉴日韩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中国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产生的不同过程及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黄河口生态恢复前后未恢复区(R0)、2007年恢复区(R2007)和2002年恢复区(R2002)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恢复工程对湿地土壤N2O产生不同过程与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总产生量差异明显,但总体均表现为N2O释放.恢复区湿地土壤的N2O产生量大于未恢复区.N2O的产生主要以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为主,而反硝化作用对N2O的产生有较大削弱作用,这与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非生物作用对N2O产生量贡献较大,这与黄河口为高活性铁区,Fe的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尽管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的产生是生物作用与非生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非生物作用对N2O产生的影响较大,应受到特别关注.温度和水分对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产生过程的影响不尽一致,这与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差异有关.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的N2O总产生量介于(0.37±0.08)~(9.75±7.64)nmol·(kg·h)-1,略高于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的N2O总产生量,但明显低于富氧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闽江口短叶茳芏湿地的N2O总产生量.研究发现,黄河口生态恢复工程的长期实施明显促进了N2O的产生,因而下一步生态恢复工程应统筹考虑景观恢复与温室气体削弱这两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40.
津滨轻轨是一个高能耗集成系统,作为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交通纽带,服务市民的同时,还要肩负节能减排社会责任。如何从节能管理与节能技术应用两个途径,建设好、运营好低碳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成为工业工程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