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与多尺度传输量化评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WRF-CAMx模式,分析了 2016年1月京津冀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开展了 PM2.5跨界传输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PM2.5、PM10、SO2、NO2和CO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9.5μg·m-3、135.61μg·m-3、57.55 μg·m-3、60.79 μg·m-...  相似文献   
302.
北京市冬季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4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观测塔院内进行了PM10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冬季气溶胶浓度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峰值与交通和生活排放源有关;气溶胶元素浓度分析表明,北京市除受局地排放源影响外,还受远距离输送的影响;与1983 年相比,北京市冬季人为污染明显增加, 自然沙尘污染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3.
对1977年至2018年渤海湾发现的赤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赤潮的规模变化、引发物种、空间分布以及时间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赤潮多为面积在1000 km2以下的小规模赤潮,引发物种主要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叉角藻(Ceratium furc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 motoi)和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主要暴发地点为渤海湾西北近岸海域,高发期为8月—9月。  相似文献   
304.
国际工程施工的环境监理对云南省而言是第一次。本文从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环境监理的实践过程中 ,总结并分析了国际工程中环境监理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305.
吉林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吉林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JLMEMIS)的开发指导思想,运用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吉林市环境管理具体情况进行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数据分析。着重研究了业务管理子系统和应用模型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306.
模拟酸雨对树木叶片的伤害和树木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发现酸性降水,特别是西南重庆、贵阳地区尤为严重。国内外一些文献曾报道:酸性降水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降低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引起鱼类和森林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研究酸雨对森林树木的影响和危害,是保护环境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非酸雨区的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开展了模拟酸雨喷树试验,本文是试验观察的阶段研究报告,主要是描述了各种  相似文献   
307.
308.
崇明岛新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子之一。新围垦土地因其土壤本底均一、土地利用历史简单短暂,使得评价短期土地利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成为可能。为此,在崇明东滩湿地新围垦区选取了本底均匀、利用历史简单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旱田、水旱轮作农田、人工林带),研究其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以期评价其各自的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表明,2009年整个春季,土壤呼吸速率强度的顺序为水旱轮作[(0.30±0.08)mol.m-2.d-1]〉旱田[(0.18±0.04)mol.m-2.d-1]〉林带[(0.09±0.01)mol.m-2.d-1];春季各月份,水旱轮作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波动较大,旱田较平稳,4、5月份最先达到日最高值,人工林带最为平稳,且始终具有较低的呼吸强度;旱田土壤呼吸速率均不能简单用土壤5 cm处温度及湿度进行解释,林带与水旱轮作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5 cm处温度显著相关(P〈0.05);整个春季,林带土壤呼吸与5 cm处温度及湿度均显著相关,其中与温度极显著相关(P=0.01),水旱轮作田与旱田的土壤呼吸速率与两者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309.
再生水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生物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李进  王开强  孟小然 《环境化学》2011,30(10):1687-1694
从使用再生水的某电厂冷却塔粘泥中分离出一株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再生水中HSn70-1A和BFe30-1-1两种合金表面弗氏柠檬酸杆菌生物膜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Sn70-1A成膜特性好于BFe30-1-1,两种合金表面生物膜中C、O等无机元素含量较...  相似文献   
310.
污泥脱水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采用高铁酸钾(K2FeO4)和污泥生物炭(脱水污泥在500℃热解制得污泥生物炭,记为BC500)作为调理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经3.00 g/L K2FeO4和9.00 g/L BC500调理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低至42.33%,较未经调理脱水后泥饼含水率(78.80%)减少36.47百分点。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检测脱水泥饼中残留水分的存在形式,并对水分种类进行划分。在K2FeO4氧化作用下,水分子与有机物的结合能被削弱,泥饼中残余结合水(0.23~10.72 ms)占比为99.68%~99.81%,毛细管水(70.00~700.00 ms)占比为0.19%~0.32%,原污泥泥饼中强结合水转化为弱结合水、毛细管水、自由水,弱结合水转化为毛细管水或自由水,毛细管水则转化为自由水,而自由水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几乎可以完全脱除。根据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