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112.
113.
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高等植被覆盖的潮间带湿地(红树林沼泽、盐沼)植被生产力高,有机碳分解速率低,CH4排放较弱,碳沉积速度快,是单位面积碳封存速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全球“蓝色碳汇”的主要贡献者,潮间带湿地在减缓含碳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潮间带湿地大多地处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河口海岸地区,近年来其碳汇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为干扰的威胁,正在发生着的气候变化则更增加了这种碳汇功能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这种具有重要碳减排潜力的生态系统。文章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境影响因素,探讨了多种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要素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影响。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垂直方向土壤(水)-大气界面和植被-大气界面CO2、CH4交换和沉积过程驱动的碳封存,以及水平方向与近海的碳交换。潮间带湿地的碳循环主要受潮汐/流、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盐度、水位、植物群落特征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围垦、富营养化、放牧很可能削弱潮间带湿地的碳汇功能,而外来植物入侵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碳汇潜能。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会增加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的脆弱性,CO2浓度升高的作用依赖于优势植物群落的光合作用途径,而多种并存气候变化要素的作用则更为复杂。全球范围内大量潮间带湿地已经遭受破坏甚至丧失,水文调控是对受损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进行修复和重建的有效措施。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好的理解多种并存气候变化要素,及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同时存在对潮间带湿地碳循环的交互效应,利用过程模型预测不同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情境下潮间带湿地碳收支变化规律,并完善受损潮间带湿地碳汇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4.
西宁市夏季周边表层土壤中汞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的Tessier连续化学浸提法对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地区的土壤中汞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周边地区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在0.013~0.308 mg/kg之间,各采样点间差异较大,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在西部区域较高,东部较低。根据采样点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土壤中汞含量呈现出工业园区内土壤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并且土壤中汞含量由农耕地向道路旁、撂荒地、林地依次递减。土壤中汞的形态以残渣态为主,碳酸盐结合态和溶解态与可交换态含量极低,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形态汞占总汞的百分比存在差异。土壤总汞、有机质与硫化物结合态汞和残渣态都与TOC含量显著相关,总汞及各形态汞与pH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5.
水中普萘洛尔的紫外光降解机制及其产物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娜  王开峰  刘国光  曾令泽  姚锟  吕文英 《环境科学》2014,35(10):3794-3799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紫外光照条件下水中普萘洛尔(PRO)的光解行为、机制及安全性.PRO光解机制通过活性氧物种(ROS)猝灭实验来确定,光解产物安全性通过发光菌毒性实验来评价.结果表明,PRO的光解速率常数(k)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95).随着溶液初始pH的升高,PRO的光解加快,pH 5~9的PRO溶液的k值为0.0953~0.267 min-1.ROS猝灭实验表明,PRO的紫外光解过程包括了激发三重态PRO(3PRO*)参与的直接光解,以及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参与的自敏化光解,直接光解速率常数大于自敏化光解速率常数.采用FFA探针方法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1O2的浓度,其总体变化规律与猝灭实验所得结论一致.发光菌毒性实验表明,PRO光解生成了比母体化合物毒性更强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16.
我国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业宏观调控和汞污染控制技术,提升汞污染控制水平,加强燃煤电厂高效脱汞技术研发,建立燃煤汞污染数据信息平台,推进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7.
对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的工艺选择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在前分选、发酵堆肥、后分选、焚烧、有机复混肥生产、建材生产等工艺选择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为其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李何  邵红 《中国环境管理》1998,(3):26-27,30
一、前言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中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它包括城市空气、水、植被等,本文主要讨论城市植被。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各种用途的土地(包括:公园、校园、寺庙、庭院、街道、广场)上自然或人工的森林、草地、绿篱、花坛、农田等。沈阳、鞍山、抚顺三城市的植被类型绝大多数是人工植被类型,保存的极少量的自然植被也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城市植被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有利于改变和调节城市环境,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它在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滞尘、消毒杀菌、消减噪声以及在城市景观和人们身心健…  相似文献   
119.
烧麦秆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心  高红 《四川环境》1997,16(4):35-38
本文就近3年来成都市周围烧麦杆,油菜秆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由于成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周围农村中不再用麦秆和油菜秆作为燃料而全部焚烧作肥料还田,同时由于3月多发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逆温现象及城市热岛效应,造成我市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建议从立法、宣传及爱护资源等方面来改善人们的刑法陋习和加强对成都市大气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0.
Pb、Cr、Ni、Cd、Mn、Cu、Zn是土壤中的微量成分,用直接测定固体试样的x-射线荧光法难以给出准确可靠的结果。一般在测定之前须对土样进行消解处理。近几年世界各国在土壤背景值调查中采用了不同的消解方法,日本用HNO_3—H_2SO_4—HClO_4法;美国主要用HCl—HNO_3法,意大利、南斯拉夫等用热王水提取;英国认为未污染土壤中大多数金属存在于土壤晶格中,唯有用HF和Na_2CO_3熔融才能完全分解,其它各种酸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