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本文建立了复杂开口房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等效窗口面积法对复杂开口条件(门窗同时开启)下房间中性层关系进行了数学推导,对单一开口和复杂开口房间发生火灾时房间门和窗同时开启状态下中性层位置进行求解和比较分析,同时还对不同温度下房间孔洞的烟气、空气质量流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对在室内温度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房间中性层高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多开口不同开口高度条件下中性层位置的求解方法,温度与中性层高度、烟气质量流量、空气质量流量的关系,以及空气改善系数对烟气、空气质量流量和中性层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煤炭能源安全测度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促进国家能源健康持续发展,从煤炭安全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煤炭安全测度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了煤炭安全的程度。通过确定各子系统的集成权重建立了煤炭安全度和煤炭安全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以此研究煤炭安全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7—2008年在各子系统共同作用下煤炭安全度呈2周期移动平均曲线变化趋势,系统协调发展度处于勉强协调与中级协调之间,这期间煤炭运输和能源效率是煤炭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预测2009—2016年煤炭安全度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系统协调发展度出现下降态势并趋向失调衰退。从子系统考虑煤炭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促进其协调作用机制的形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多尺度粒煤在不同初始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甲烷扩散特征,完成了0.25~1.00 mm,>1.00~3.00 mm,>3.00~6.00 mm和>6.00~10.00 mm这4种粒径粒煤在1.0 和3.0 MPa初始吸附平衡压力下的甲烷扩散实验,并考察了经典扩散模型对各实验在0~10 min,0~60 min,0~180 min时间段的扩散拟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实验时间,扩散率表现为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增大趋势,0.25~1.00 mm相较>6.00~10.00 mm粒径粒煤最大增大了73%;经典扩散模型不适用于描述甲烷在粒煤中的全阶段扩散,粒径越小拟合精度越低,仅对于初始扩散阶段(0~10 min)拟合效果较好;同初始吸附平衡压力,初始扩散系数D值随着粒径的增大呈递增趋势,>6.00~10.00 mm相较0.25~1.00 mm粒煤扩散系数增大至7倍。不同尺度粒煤的瓦斯扩散特征,为煤层气达产、稳产、增产提供了储层改造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安全信息有效沟通在增强企业安全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若干起由于安全信息沟通失效引起的事故及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深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安全信息有效沟通对于增强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形式及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和外部安全信息沟通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影响安全信息有效沟通的因素;提出一些提高安全信息有效沟通的建议和措施。研究表明:安全信息的有效沟通对于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获得员工合作和支持、增强企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煤岩变形破裂的电磁辐射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受载煤体变形破裂电磁辐射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并对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应用于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辐射与煤岩体的载荷、加载速率及变形破裂过程呈正相关。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在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运用"流变-突变"理论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的效果,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安全流变-突变"的特征。笔者指出,安全投入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不能靠期初一次性安全投入解决,而且后续安全投入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段(即不安全度加速发展阶段)进行,最晚不能超过安全突变的预警点,这样才能使系统的安全流变阶段能够尽量延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安全投入的效果,缓解我国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落煤残存瓦斯量的确定是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精度,并与煤的变质程度、落煤粒度,原始瓦斯含量、暴露时间等影响因素呈非线性关系,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表示任意非线性关系和学习的能力,是解决复杂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变性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基于此,作提出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落煤残丰瓦斯量预测模型,并结合不同矿井落煤残存瓦斯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调整权值的变步长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该预测模型的应用可为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动态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采掘工作面落煤残存瓦斯量的确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基于国家“双一流”学科与“双万”计划、新工科建设目标和内涵,针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和协同发展方法阐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剖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方针方面出发,提出安全学科在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的表征方式,推出安全创新人才培养在育人理念、培养模式、保障机制3个方面的创新,依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构建学科、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路径,分别从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内涵建设、思政引领和组织平台建设5个方面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安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理念,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及全面、高速、协调发展,为同类学科的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