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侵蚀泥沙中磷释放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林地、水田、旱地、农村居民点等)下的侵蚀泥沙和降雨径流样,测定泥沙的生物有效磷(Olsen P)、磷吸持饱和度(DPS)和降雨径流的溶解性活性磷(SRP).结果表明,泥沙Olsen P和DPS与降雨径流SRP平均浓度呈显著的折线关系.通过折线模型计算出侵蚀泥沙磷释放的风险阈值为Olsen P 32mg/kg和DPS 28%.当泥沙Olsen P和DPS大于其阈值时,磷向水体释放的环境风险大大增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侵蚀泥沙中磷的释放环境风险差异显著.农村居民点沟渠泥沙的磷释放风险较大,是径流水体的磷源,林地和水田沟渠泥沙是径流水体的磷汇,旱地和综合沟渠泥沙属于潜在的磷释放源.泥沙磷的释放潜力取决于泥沙来源和泥沙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2.
“燃煤+煤气”锅炉袋式除尘用滤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燃煤+煤气"锅炉烟气温度接近200℃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PTFE基布、面层纤维为PTFE+PSA+PI纤维层的新型复合过滤材料,并对该新型复合过滤材料进行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及过滤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温方面,试样在250℃以下的经纬向热收缩率分别小于1.5%和1%,尺寸稳定性好;经纬向的强力保持率都≥100%。耐化学腐蚀方面,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酸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仍然保持在90%以上;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碱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都保持在85%以上,温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比溶液浓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大。过滤效率方面,对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物的分级过滤效率大于98%,对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60%~85%。  相似文献   
23.
生活垃圾在不同湿解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湿解处理工艺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工艺,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回收利用,只将少量的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不仅减少了垃圾量且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研究所得成果,能够促进垃圾湿解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烟台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经过湿解处理的垃圾筛下物作为实验样品。通过控制变量法、平行实验法以及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比色实验,最终分析得出生活垃圾湿解的最佳条件。根据试验样品所给湿解条件范围以及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推断出当湿解压强为0.6 MP、湿解温度为110℃、湿解时长为50 min时湿解后垃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湿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通化市始终将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狠抓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并加大对生产一线的管理力度,通过落实五项安全管理举措,保障全市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和百姓用气安全。通过媒体播放安全广告、张贴宣传标语、社区LED屏滚动字幕等多种形式,普及燃气安全使用常识,并深入开展了宣传到位  相似文献   
25.
探索用三氯化铁作显色剂定量测定苯酚,测定波长580nm,线性范围100×10-3~100×10-2mol/L,相对误差小于±1%,与紫外吸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揭示PSA纤维在工业炉窑高温、高湿、高腐蚀烟气环境下的失效特性,对PSA纤维在85℃、不同质量分数氧氧化钠腐蚀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材料分析方法,对其表面形态及热稳定性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A纤维的耐低碱性能较好,耐强碱性能较差,经强碱腐蚀之后,PSA纤维的表面结构遭到了破坏,热稳定性能下降;PSA纤维的耐低碱性能明显好于PI,略逊色于PMIA,耐强碱性能明显不如PPS和PMIA.这说明,PSA可以在工业炉窑高温、低碱性烟气环境下应用,力学稳定性明显好于PI,但必须要做好防腐蚀处理.  相似文献   
27.
峨山县人大在制定了《峨山彝族自治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暂行办法》后,在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同时,规定了每年组成检查组督促检查环保工作。 1989年5月至6月间,县人大组织人民代表深入工矿企业及5个乡镇,3个村公所视察检查环保工作,并在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认真听取和审议了检查情况的报告,对今后县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要求。县人大重视环保工作,提高了政府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和对环保的责任感,不少单位组织了环保法的学习,制定了污染治理规划,落实环保措施,新建和技改项目都执行了“三同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采用8-羟基喹啉-丹宁酸-硫化钠(HTS)体系为有机沉淀捕集剂,在PH5,2左右,用铝作载体元素使铅与铝共沉淀得到富集。沉淀用1:17硝酸溶解稀释,试液用H_2O_2氧化,硼氢化钠还原,对生成的PbH_4进行原子吸收测定。铅的检出限可达2.84×10~(-2)ppb,相对标准偏差为5.3%。  相似文献   
29.
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的主要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林山村镇为例,分析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在自然沟渠内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不同控制机制的净化能力,研究了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中氮磷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除NO3--N浓度在沿程上呈先减后增而后再减的趋势外,其它氮磷污染物(TN、PN、NH4+-N、TP、PP和PO43-·P)均为沿程递减趋势.溶解态氮是降雨径流氮素在空间沿程上的主要迁移形态,溶解态磷是流量限制型事件降雨径流磷紊空间沿程的主要迁移形态,而颗粒态磷是物质限制型事件降雨径流磷素空间沿程的主要迁移形态.泥沙截控固持是自然沟渠控制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的主要作用机制,有效降低径流中颗粒物浓度和拦截泥沙是控制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的关键.沉降段和沉沙凼具有明显的泥沙及颗粒态氮磷截控固持作用,可较好地去除村镇降雨径流中的氮磷颗粒态污染物,平均氮磷去除量分别为144.51、65.20 g·m-2(平均雨量37.85mm).植物吸收是植被段氮磷去除的重要途径,在雨季共吸收氮磷分别可达82.69、12.52 g·m-2.跌落曝氧也是降雨径流氮磷污染控制的重要作用机制,跌落段对NH4+-N的平均去除负荷为15.05 g·m-2.  相似文献   
30.
利用1970-2004年山西省71个气象观测站02:00时、14:00时平均温度资料,分析全省昼、夜温度气候倾向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站和7个乡村站,研究热岛效应对城市昼夜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5年来,山西省各站气温倾向率多为正,即呈增温的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2)夜间气温倾向率城市站大于乡村站,白天气温倾向率城市站小于乡村站.(3)城市效应对城市昼、夜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6.15%、33.01%.山西省城市发展对昼夜环境温度影响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