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利用现役金属材料对工业沿海区域所处不同大气环境进行环境腐蚀性评价,并研究不同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差异性,探讨工业沿海大气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耐蚀性选择。方法 在不同大气环境下,选择现役金属材料Q235、16MnNi和L415开展1 a的户外曝晒试验,并利用质量损失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通过对金属基材进行腐蚀机理研究,评价大气环境的腐蚀性。结果 Q235、16MnNi和L415等3种钢在不同区域沿海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受大气腐蚀环境的影响较大,腐蚀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Cl和S。同种金属材料表面锈层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基体与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因子相接触,引发了金属材料在不同大气腐蚀环境中不同腐蚀行为的差异性。结论 工业沿海区域的大气环境中,大气腐蚀性差异由酸循环腐蚀机制形成。3种钢材在腐蚀初期,由于锈层多孔隙结构和可溶性腐蚀产物形成,加重了腐蚀程度。黄岛区域、曹妃甸区域、岚山区域和湛江区域的大气腐蚀等级分别为C2、C3、C2、C3级。  相似文献   
12.
涂膜JT345耐候钢在青岛、沈阳、北京等地大气环境下曝晒2年,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对大气挂片锈层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JT345耐候钢表面锈层主要由γ-FeOOH、α-FeOOH和Fe3O4组成.改性涂层处理可加速耐候钢表面生成致密保护性锈层,该锈层中富集大量的Cr、Cu、P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线钢的腐蚀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扫描(Tafel)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不同交流电流密度干扰下(0~80 A/m~2)X80管线钢在酸性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酸性土壤环境中,即使是10 A/m~2的交流电流密度,也会引起X80的交流腐蚀,且钢的腐蚀速率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未施加交流电干扰时,钢试样在酸性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9.6μA/cm~2;当施加10 A/m~2的交流电后,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到11.95μA/cm~2;当干扰交流电流密度增大到80 A/m~2时,腐蚀电流密度为未施加交流电试样腐蚀电流密度的2.25倍。质量损失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电化学测试结果,当干扰交流电流密度增大到80 A/m~2时,腐蚀速率是未施加交流电试样腐蚀速率的3.5倍。X80钢在酸性土壤环境中主要发生点蚀,交流杂散电流进一步加速了X80钢的点蚀。结论交流电的引入影响了X80钢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交流电正半周期钢试样发生氧化反应,而在负半周期钢试样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在整个交流电作用的过程中,交流电正半周期的阳极氧化作用远大于负半周期的阴极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碳钢和耐候钢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研究Q235钢和耐候钢在3.5%(质量分数)NaCl盐雾/干燥循环加速腐蚀试验中的腐蚀过程,比较它们的耐腐蚀性。方法采用腐蚀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测和电化学测试等进行研究。结果 Q235钢和耐候钢的锈层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耐候钢的耐蚀性略优于Q235钢。结论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该耐候钢没有优越性,说明该耐候钢不适用于海洋大气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碳钢在三种大气环境中的应力腐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45#碳钢和Q235碳钢在不同大气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失效。方法将45#碳钢和Q235碳钢制备成U型样和拉伸试样,分别在万宁、江津和西双版纳三种大气环境下进行为期3年的暴露试验,利用截面锈层深度分析和拉伸断裂分析两种手段,分析两种碳钢在不同大气环境下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拉应力影响下的U型样在三种大气环境中出现了不同深度的腐蚀坑。拉伸试样在万宁大气环境下短时间内抗拉强度急剧下降并失效,在西双版纳和江津大气环境下抗拉强度缓慢下降。结论在拉应力影响下U型样的腐蚀进程随大气污染物的不同,腐蚀程度不同,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随腐蚀进程的发展而呈周期性衰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方法以p H为3.05的模拟酸雨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在每升空白溶液中分别加入0.01,0.1和0.5 mol的Na Cl,浸泡3天和7天后取出试样,进行形貌、成分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结果浸泡后镀锌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主要为Na Zn4SO4Cl(OH)6·6H2O。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加,镀锌钢的腐蚀电位逐渐减小,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阻抗值逐渐减小。结论通过不同时间的浸泡,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加,镀锌钢表面腐蚀产物对基体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保护作用逐渐减小,尤其在浸泡3天时的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大气腐蚀与装备环境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列举了大气腐蚀对武器装备所造成的危害的事例,阐述了武器装备大气腐蚀的环境因素和腐蚀行为预测,论述了大气腐蚀与装备环境工程的关系及大气腐蚀与防护研究在装备环境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大气腐蚀与防护研究是装备环境系统工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常用金属的大气腐蚀行为及其防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综述了变电站常用金属的腐蚀类型及研究现状。对于不锈钢、铝及铝合金,海洋大气中的Cl~-引起钝化膜破裂,当其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l~-]_(pit),发生点蚀。对于铜及铜合金,工业大气中的SO~2腐蚀作用极为明显。对于锌及锌合金,Cl~-增强表面薄液膜的导电性从而加剧其腐蚀。因此,高润湿时间和高Cl~-是滨海变电站大气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银在硫化钠溶液中的变色机理及表面粗糙度对银变色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银在硫化钠溶液中形成的变色膜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并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变色过程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银变色表面由一层均匀多孔的微小硫化银颗粒覆盖,颜色变化是颗粒大小以及覆盖密度在宏观上的反映。银在硫化钠溶液中的变色过程为硫化银粒子的不断长大堆积过程。通过比较表面粗糙度不同对银变色的影响,发现1500^#。砂纸打磨样品表面变色程度最轻,抛光样品变色最重,150^#、400^#、800^#砂纸打磨表面变色程度相近,居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间歇式盐水喷雾试验和极化曲线测定,对比研究了NaHSO3,NaCl和NaHSO3 NaCl三种介质对锌腐蚀的影响,并对腐蚀产物进行了XRD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10^-1mol/L NaHSO3 10^-2mol/L NaCl为加速剂,采用间歇式喷雾实验,可模拟锌在沈阳污染大气中的腐蚀过程,腐蚀规律可用ΔW=A+Bt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