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本文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对建立应急监测网络框架提出构想,分别从应急监测网络的组织建设,通讯设备,技术储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过氯乙烯滤膜采样-酸消解-钼蓝分光乐度法测定磷化车间磷酸雾的监测方法。实验室模拟采样的捕集效率为95.7%~99.1%,单个实验室对含5μg和15μg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差小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2%~100.5%,方法检测限为0.007mg/m^3,对标样测定,结果均在给定值范围内,用该法与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对5个样品进行比对测定,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分析为例 ,对省级尺度的大气环境监测省控测点的选站原则、省控站位及数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SPMD)对丹江口水库中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等物质进行了采集测定。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中这些污染物的浓度低于其他地方表面水域的测定结果,水质情况令人满意。但是,最近15年,其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不断上升,且在水库中的一些区域检测出有六氯苯(HCB)的存在。研究表明,SPMD结合其他分析方法的技术手段为检测环境水样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立湖北省生物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完整地判明环境污染状况与污染物质种类 ,全面反映环境污染的综合效应影响 ,我国准备全面开展生物监测工作。在此新形势的要求下 ,我们对全省生物监测现状进行了调查 ,并结合生物监测的特点分析后认为 ,在我省全面开展生物监测工作是必要和可行的 ,并对如何逐步建立省生物监测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还原性零价铁设计了一种填充柱,研究了填充材料配比、填充高度、水样停留时间、p H值和多种PAHs混合对填充柱吸附水中PAHs性能的影响,以及填充柱的PAHs饱和吸附量、铁溶出量及循环使用.结果表明,普通还原性零价铁与石英砂质量比为9∶1的零价铁填充柱对水中PAHs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并且材料填充高度越高,填充柱对PAHs的吸附量越大,已吸附的PAHs解吸难度也越大.柱流速越低,停留时间越长,填充柱的吸附率越高;且随着柱流速的增大,停留时间减少,填充柱的吸附率也在不断下降.填充柱在中性或者碱性条件下PAHs的吸附效果较好,而酸性体系下吸附效果较差.多种PAHs相互两两混合或同时混合后,低浓度PAHs之间的竞争吸附现象不明显,而高浓度PAHs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现象,并且零价铁填充柱对高环PAHs的吸附率更高.零价铁填充柱对PAHs的饱和吸附量可达0.015 g·g~(-1),当水样中PAHs质量含量为25μg时,填充柱穿透的水样体积可达4 L.材料钝化后选用0.1%的H_2O_2酸性体系活化后可以重复使用,其吸附率变化小于3%.由此,零价铁填充柱对水中PAH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是水中PAHs去除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新鲜渗滤液和经浓缩后渗滤液的臭气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菌剂对两种渗滤液的臭气均有十分明显的去除效果。经生物技术处理后的两种渗滤液的各种污染物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大肠菌群去除率均达到了100%,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9.1%和58.2%,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4.8%和5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7.7%和66.5%。该方法实现了从源头上防止渗滤液臭气产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循环微电解技术对某焦化厂生化混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国家提标标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反应时间、曝气量和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COD去除率的主控因子,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内循环微电解处理焦化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优运行参数为:pH 2.3、曝气量0.13 m~3·h~(-1)和铁炭比1:1。最优运行参数下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7.77%和93.75%,当进水COD低于180 mg·L~(-1)时,出水COD能够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直排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