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8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994篇
安全科学   1298篇
废物处理   204篇
环保管理   595篇
综合类   4008篇
基础理论   661篇
污染及防治   567篇
评价与监测   333篇
社会与环境   238篇
灾害及防治   24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污水处理的微藻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培养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微藻与污水处理工艺的联合应用具有理想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阐述了利用微藻进行污水净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可进行微藻培养的污水特点、污水预处理方法及藻体高附加值产物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微藻处理污水并获得的生物质原料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对呼和浩特市60套新装修家居的室内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发现该市新装修家居的室内空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物以甲醛和TVOC为主。主卧甲醛的超标率为86.6%、TVOC的超标率为31.7%;客厅甲醛的超标率为43.3%、TVOC的超标率为5%;书房甲醛的超标率为66.6%、TVOC的超标率为25%;儿童房甲醛的超标率为70%、TVOC的超标率为18.3%。  相似文献   
993.
为评价某石化混合废水的毒性,采用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研究不同φ(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不同菌群的抑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所用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具有明显毒性,其EC50(半抑制效应浓度,以φ计)为9%左右;同时,该废水对异养菌的耗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φ(石化废水)为100%时IH(异养菌耗氧速率抑制率,131%)最高,这种促进作用对RT(总耗氧速率)测定有显著影响(R=0.991,P<0.05),因此,仅以RT评价废水毒性容易造成对废水真实毒性的低估. 5种常见易降解基质(乙酸钠、葡萄糖、甲醇、生活污水、丙酸钠)中,ρ(甲醇)为15 mg/L时对异养菌促进效果显著(P<0.05),促进率达50%以上;而在高浓度条件下,乙酸钠、葡萄糖、甲醇、丙酸钠对异养菌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RH(异养菌耗氧速率)最高提高了182%. 研究显示,石化废水中的乙酸盐等易降解成分是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的重要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餐饮源油烟中PM2.5的化学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中分析了餐饮无组织排放源(街边小吃、火锅店、露天烧烤)及有组织排放源(10家大中型餐馆)油烟PM2.5中的TC(总碳)、元素组分、离子组分和16种PAHs,得到了各类餐饮源油烟PM2.5的化学组成特征,建立了餐饮源油烟化学成分谱. 结果表明:各餐饮源油烟的ρ(PM2.5)是大气背景值的3~42倍,其中露天烧烤油烟的ρ(PM2.5)最高,达5 659.8 μg/m3. 不同餐饮源油烟的PM2.5中各化学组分均为w(TC)(38.1%~75.8%)>w(元素组分)(4.5%~27.0%)>w(离子组分)(2.7%~22.6%),并且ρ(PM2.5)与w(TC)呈显著正相关(R=0.84). 菲(PHE)、芘(PYR)、荧蒽(FLT)的质量分数在各类餐饮源油烟的PAHs中均普遍较高,分别为13.8%~21.6%、9.2%~26.5%、6.9%~22.0%.大中型餐馆油烟的PAHs中苯并苝(BPE)的质量分数最高(27.5%),而在其他餐饮源中均小于6.7%;(CHR)的质量分数最低(3.3%),而在其他餐饮源中均大于5.3%. 露天烧烤油烟的PAHs中芘、荧蒽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其他餐饮源的2.7和2.3倍以上;萘(NAP)的质量分数(0.3%)较小,但在其他餐饮源中均大于11.4%,可以作为特定餐饮源油烟的特征物种.   相似文献   
995.
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制度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PRTR)制度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它能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工具,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地区)先后建立了这项制度。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PRTR制度和框架,但相关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将PRTR制度纳入环境管理法律法规、重新架构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释放与转移目录、建立统一的污染物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从而加快完善我国化学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96.
山地城市城乡结合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安全稳定是山地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收集2004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的各种数据,通过三角模型对重庆市巴南区的土地利用系统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巴南区的土地利用系统风险等级一直处于不安全等级,但波动小,风险处于稳定状态;非经济社会风险指数不断降低,从2004年的0.82降低到2015年的0.74,生态环境风险指数不断增加,从2004年的0到2015年的0.29,巴南区的土地利用系统风险状况未能改善,主要是因为非自然资源风险指数没有下降。通过分析研究山地城市城乡结合区土地利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前发现并解决巴南区土地利用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同时为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土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土地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其协调状况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三峡库区2007年、2010年、2014年的指标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三峡库区经济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4年三峡库区土地经济与土地利用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处于协调性较差的状态,60%的区域的协调发展系数处于0.2以下,江津区等6个区域在0.2—0.3的范围,重庆主城区的协调发展系数最高,一直维持在0.7以上。该研究可为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PS的云南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云南境内2009—2013年间三期陆态网络区域网联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欧亚框架下的测站运动速度场。将云南地区划分为4个活动地块以及7个次级构造单元,基于块体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研究了云南主要块体以及断裂带的运动与变形特征,并结合GPS速度剖面,求得云南省主要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结果显示:位于川滇菱块东侧的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莲峰巧家断裂、弥勒师宗断裂均呈左旋走滑运动特征,左旋速率分别为5.4mm/a、5.3~7.2mm/a、0.5mm/a、1.8mm/a;而其西侧红河断裂、无量山断裂、瑞丽龙陵断裂、南汀河断裂、怒江断裂、澜沧江断裂均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右旋速率分别为0.2~4.3mm/a、2.5mm/a、1.7mm/a、1.1mm/a、5.4mm/a、4.6mm/a;位于块体内部的丽江宁蒗断裂、易门断裂等均呈弱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我国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介绍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污染物项目和排放限值制订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最后,为充分发挥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作用,提出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和主要保护对象,结合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明确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变化、关键物种、重点植物群落、外来入侵植物和人为干扰等5个方面为重点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