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多重因素影响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依据多年监测结果,分析了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现状,认为湖滨带过度开发、江湖阻隔、旱涝频发、水体富营养化、入侵种泛滥等可能是影响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问题,就此提出了"退垸还湿"恢复滨岸带湿地、实施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优化调控、改善水质和积极控制入侵种等对策建议.同时认为,长江中下游河湖水网的自然水文联系是维持区域水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应注重域内河湖湿地恢复、提高流域内大小河湖湿地的植物多样性、恢复自然水文过程和水系联系、形成多样性保护的河湖网,才能为流域湿地植物多样性维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不同钝化剂对微碱性土壤镉、镍形态及小麦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褐煤、鸡粪对土壤Cd、Ni形态变化及小麦植株对Cd、Ni富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提高土壤pH,褐煤降低土壤pH,均未达显著水平,鸡粪可显著降低孕穗期、成熟期土壤pH,分别降低0. 23和0. 20个单位.生物炭、鸡粪和褐煤单一施用对可交换态Ni含量降低不显著,而对可交换态Cd降低效果显著,小麦不同生长期均以褐煤2%处理降幅最大,分别为30. 50%、43. 34%和31. 20%.小麦地上部、地下部重金属Cd、Ni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且降幅随钝化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长期均以褐煤2%处理小麦根部Cd含量降幅最大,分别达38. 35%、58. 00%和50. 20%.孕穗期、成熟期均以褐煤2%处理小麦根部Ni含量降幅最大,分别达41. 33%和51. 35%. 3种钝化剂均可降低微碱性土壤中Cd和Ni的有效性,且对镉的钝化效果优于镍;均可有效降低不同时期小麦植株不同器官中Cd和Ni的含量.对于重金属镉,3种钝化剂同等剂量水平下,小麦器官中镉的降低效果依次为褐煤生物炭鸡粪.  相似文献   
63.
1.水口发电有限公司防汛任务综述 水口大坝横断闽江中游,位于闽清县境内,上游距南平94km,下游离福州84km.工程效益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过坝.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是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4.
65.
2009年1月1日,再生资源行业开始实行新的税收政策。新税政的实施,对再生资源行业影响巨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论述了由于新税政实施而使企业负担加重、经营困难等具体问题。同时,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保证新税政的顺利实施,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生物除锰滤柱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除锰滤柱培养成熟后,通过改变试验用水pH值、进水浓度、亚铁离子等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在铁锰细菌适宜的pH范围内,其对锰的氧化效率也随着pH的升高而提高。(2)在本实验条件下,进水锰浓度最高可以提高到3mg/L.(3)Fe^2+对生物过滤除锰有明显的影响,在进水中不舍Fe^2+的情况下,生物滤柱出水锰很快就会超标。  相似文献   
67.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及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对生存环境和资源破坏的日益加剧,使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这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途径,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自然保护区建设普遍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状况,从客观条件、人员机构、经费与设施3个方面,选取范围与功能区划、保护区内人口密度、保护区拥有使用权属证的土地面积、管理机构类型、管理机构级别、人员编制、事业经费、生态保护资金和基础设施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状况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为64.82,表明该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国家级和大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分较高,而县级自然保护区得分极低,表明其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该模型可有效地定量评价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有助于保护区管理部门找出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69.
以某有机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选择USEPA、ASTM和VROM等认可程度较高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的人群特点和场地特征修正风险评估参数,对该场地污染土壤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苯、苯并(a)芘和苯并(a)蒽3种有机污染物分别超过了其风险筛选值。通过口腔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吸入污染物3种暴露途径计算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对人体产生的叠加致癌风险概率CR和非致癌危害HQ分别达到了9.59×10-5和15.46,会对该场地上的居民产生较大健康危害。根据CR和HQ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和1,将土壤中苯并(a)芘和苯并(a)蒽的修复目标值确定为0.033 mg/kg和0.33 mg/kg。  相似文献   
70.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6年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调查和2008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立足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涉及的宏观决策管理,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与社区、旅游经营者、游客、生态环境的关系6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