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洪泽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余辉  张文斌  余建平 《环境科学》2011,32(2):437-444
为了揭示洪泽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10个点位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性,并评价了其潜在生态风险.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Cr、Hg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34.99、72.44、18.82、3.24、57.59、0.07和23.67 mg...  相似文献   
512.
以6种雌激素为模板分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M-MIL-101(Cr)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的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乙炔雌二醇(EE2)、己烯雌酚(DES)和己烷雌酚(HEX)进行同步选择性吸附分离.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Ps复合材料对6种雌激素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IPs对6种雌激素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平衡时间约为30~60 min,温度为298 K时的平衡吸附容量为38.99 mg·g-1.吸附热力学数据显示,吸附过程一个放热的、自发性的过程.材料对双酚A、黄体酮的相对选择性系数在1.52~7.35之间,经过4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容量仍能达到原来的93%,表明MIPs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选择性与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513.
虽然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水的总氮,所需配置的试剂少,步骤也较简单,但由于该方法存在着种种会导致空白值过高从而影响实验精度的情况,因此受到许多监测分析工作者的关注,并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意见和方案。本文在亲自验证这些提高总氮测定实验准确性的改进方法,并在次基础上总结出如何从存在普遍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有效办法,逐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14.
潜流人工湿地演变对废水中有机物、氮及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泽军  谢建平  黄玉明 《环境科学》2012,33(11):3812-3819
众多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自由表面流型湿地,但实验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因堵塞而逐渐演变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其对有机物(COD、TOC)、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优于具有相同填料及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以考察人工湿地演变对有机物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及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矿化率(以TOC表示)为1.82 mg·h-1,高于潜流湿地的1.49 mg·h-1;对NO3-去除率为96.8%,高于潜流湿地的58.1%;非生物脱硝去除率为40%,高于潜流湿地的28.2%;演变后对磷的吸附量(以P计)为160 mg·kg-1,高于潜流湿地的140 mg·kg-1,对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有机物的覆盖有利于磷去除;但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硝化作用能力低于潜流湿地.因此,人工湿地演变对其效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15.
为了研究矿井巷道围岩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首先在羊场湾煤矿13采区回风下山937高程附近,利用深孔测温技术测定围岩温度,同时测定具有代表性的岩石热物性参数;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巷道围岩的温度场;最后通过改变通风时间和风流特性,分析其对该巷道调热圈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深孔测温可知该巷道原始岩温为28.3℃,调热圈半径为32 m;通过数值模拟可知:其调热圈半径为30.9 m,与实测结果误差为3.4%。随着巷道通风时间的延长,围岩的扰动范围不断增加,围岩温度不断降低,且温度降低速率逐渐变缓;随着风流温度的降低,围岩温度也逐渐下降,且越靠近巷壁的围岩受风流温度的影响越明显;随着风流速度的增大,围岩温度会逐渐下降,当风速大于4 m/s时,围岩温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