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分析Floccky流变测试过程中不同持续剪切时间下调理污泥絮体的流变、几何和物理特征的变化,探讨了上述过程中絮体与聚集体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在zetag7557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调理投药量下,调理污泥体系的弹性网络结构的强度和耐剪切力达到最大。当絮凝剂投加到污泥悬浊体系中,大尺寸的聚集体立即出现,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持续剪切时间的延长,这些聚集体继续生长,此后,随着持续剪切进行,这些聚集体逐渐变成小甚至成为越来越小的絮体。在上述过程中,Floccky流变曲线上的扭矩值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弹性网络结构强度的极值出现在形成大尺寸聚集体的调理污泥体系中,但形成最大的聚集体或平均直径的调理污泥体系并不能保证弹性网络结构强度达到极值,而且调理污泥絮体分形维数的极值与Floccky流变曲线上特征峰的极值并不重合。此外,残余在悬浊体系中的zet-ag7557絮凝剂可以中和部分因调理污泥絮体剪切破碎后新出现的表面负电荷。  相似文献   
22.
南京东郊典型蔬菜基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表明:(1)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地表水尚未受Pb、Cu、Zn、Cd和Cr污染,但有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2)河流氮、磷污染比池塘严重。河流水中氨氮和水溶性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池塘水中硝态氮、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这种差别有助于识别地表水中氮、磷的来源。河流底泥中总氮、总磷和重金属含量(Cr除外)比塘泥高,表明河水氮、磷及重金属污染风险比池塘水高。(3)南京东郊蔬菜基地地表水中氮、磷及重金属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其次来自蔬菜栽培中有机肥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失。因此,保护城郊地表水应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和蔬菜栽培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入手。  相似文献   
23.
南京东郊典型蔬菜基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表明:(1)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地表水尚未受Pb、Cu、Zn、Cd和Cr污染,但有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2)河流氮、磷污染比池塘严重。河流水中氨氮和水溶性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池塘水中硝态氮、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这种差别有助于识别地表水中氮、磷的来源。河流底泥中总氮、总磷和重金属含量(Cr除外)比塘泥高,表明河水氮、磷及重金属污染风险比池塘水高。(3)南京东郊蔬菜基地地表水中氮、磷及重金属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其次来自蔬菜栽培中有机肥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失。因此,保护城郊地表水应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和蔬菜栽培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入手。  相似文献   
24.
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控自然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壤有机碳(SOC)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获得的1022个东北地区旱地土壤剖面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年均温、年均降水量、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和pH值对旱地SOC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东北地区旱地SOC密度在表层和剖面均有显著影响.在5个自然因子中,对SOC密度变异程度的独立解释能力最大的在表层为气温,达32%,剖面为土壤质地,为28.7%.5个自然因子的综合作用分别能解释旱地表层和剖面SOC密度变异的51.2%和50.2%.其中,气温和土壤质地是影响东北地区旱地SOC密度的主要自然因子.因此,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有利于该区旱地SOC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