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运用正交设计,经过4代的原位种植实验,获得了Pb~(2+)、Cd~(2+)、Hg~(2+)、Zn~(2+)复合污染对同一蚕豆(ViciafabaL.)种质在株高、首次开花时间、每株结豆荚数、单位豆荚豆粒数(每20个豆荚)、种子的重量(50粒)等数量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模糊聚类和摄动分析方法,获得了25种污染组合对蚕豆数量性状影响的聚类特征,考察了蚕豆代间分化的趋向。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复会污染对蚕豆的毒害作用,不仅同元素的种类和各自的浓度有关,而且与金属离子相互之间的浓度比例密切相关;对于连续种植的蚕豆,其对金属污染的性状变化因世代条件不同而有差异,Pb~(2+)、Cd~(2+)、Hg~(2+)污染条件下,随着代数的推移,性状逐步向正常条件下的数值方向恢复,而Zn~(2+)仅在第二代时表现出毒害。本文还讨论了利用植物反应衡量污染物的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22.
六种重金属对大肠杆菌体内质粒DNA一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质粒pBR322、c-Myc、pC53-SN、pTB29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HB101中使其各自分别在含亚致死浓度Pb2+、Cd2-、Zn2+、Cu2+、Mn2+、Hg2+的液体氨苄L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h后,再将这些质粒抽提出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体内质粒DNA分子一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重金属离子中只有Hg2+处理可明显导致质粒DNA序列的改变。此外,供试6种重金属离子连续处理24h未发现可明显导致大肠杆菌体内质粒DNA链的随机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